11月27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南通全市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已累计观测物种达3983种,包括IUCN珍稀濒危物种99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99种。相较于上一轮数据记录,本轮观测新增物种194种。
据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唐勇介绍,近年来,南通健全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体系,率先在全省启动市域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监测站点和监测样线,已建成了覆盖全市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全市筛选出13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形成“一横一纵+”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
“一年来,南通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不断提高。监测结果显示,截至目前,已累计观测物种达3983种,包括IUCN珍稀濒危物种99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99种。其中,重点保护植物23种,包括野大豆、明党参、水蕨等;重点保护动物76种,包括伪虎鲸、长江江豚、东亚江豚、黄嘴白鹭、黑脸琵鹭等。”唐勇解读道,相较于上一轮数据记录,本轮观测新增物种194种,其中短嘴金丝燕为江苏省新记录鸟类。此外,“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连续5年现身南通沿海;长江江豚、伪虎鲸、勺嘴鹬等珍稀濒危物种频繁现身,种群数量不断扩大;销声匿迹多年的猪獾、萤火虫、豹猫,在江海大地上恢复了踪迹。这些“明星物种”的到访,标志着南通市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及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南通在今年6月上线鸟类智能监测系统,共布设了10套鸟类AI智能识别设备,分布在老坝港、小洋口、丰利湿地、东凌湿地、东凌湖、通州湾、圆陀角、启隆沙、开沙岛、长青沙等南通市水鸟热点区域。截至11月26日,系统已识别并记录南通市鸟类共计8目14科33属62种,数量达10892只。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保护鸟类3种,共计78只,包括黑脸琵鹭、黑嘴鸥和小青脚鹬;国家二级保护鸟类8种,共计2778只。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