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先生遗体告别仪式11月30日上午在天津举行。
各界人士送叶嘉莹先生最后一程
天津市第一殡仪馆滨河厅外,叶嘉莹先生告别仪式开始前,前来送别的各界人士排着百米长队,大家胸前佩戴白花,送叶嘉莹先生最后一程。
上海音乐学院指挥专业学生王久志,半年来几乎每天晚上都听叶先生的网课,既能欣赏传统诗词的纯美,又能化解现实生活中的内心焦灼。他11月29日晚上从上海坐动车,早晨到达天津。千里迢迢赶来,就是为完成自己的一个心愿。
同样从上海赶过来的一位女士,儿子是叶先生的学生, 现在不在国内,她连夜赶来代儿子送别叶先生,以感谢培养之恩。
连日来,各级领导同志、叶嘉莹先生生前友好及学生、南开师生和广大校友、海内外各界人士,通过不同形式表示沉痛哀悼,向叶嘉莹先生亲属表示深切慰问。大家共同追忆这位国际著名教育家、诗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的卓越风采与高尚品德,表示愿承先生遗志,再攀李杜高峰,奋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地标建筑天塔为叶嘉莹先生点亮
11月24日,得知叶嘉莹先生逝世的消息,南开师生自发来到迦陵学舍。晚风裹挟着寒潮前夜的凉意,震颤着学舍西侧外墙学生敬献种植的玉兰花树,手写卡片与束束鲜花在橘色灯光下述说着悼念的哀伤。
有学生停下自行车,从口袋中轻轻拿出手写的卡片。“来不及准备,这是我的告别。”有人亲笔画下一朵荷花,墨迹尚未干透,悄然蒸发着透明的想念。
八里台校区逸夫图书馆连夜设立灵堂,学生、老师以及社会各界代表纷纷来到现场。灵堂中央,花圈层层簇拥着叶嘉莹先生的遗像。照片中的叶嘉莹先生面带笑容凝望远方,先生吟诵诗句的声音似乎正在耳畔重响。由叶嘉莹先生弟子、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汪梦川题写的挽联“一老证斯文,从忧患修来,作词中仙、天下士;百年闻至道,守孔颜乐处,是仁者寿、圣之时”置于遗像两旁。
深深的三鞠躬,寄托着吊唁者的敬重与感激。离别的不舍具象为一封封唁电唁函和一首首挽联挽诗,陪伴在先生身边。冬日的北方,满室花朵皆为叶嘉莹先生盛放。“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就这样逐月而去、踏着花香。
11月25日晚,地标建筑天塔为叶嘉莹先生点亮。“便在天上吟人间”,在天津的天际线,由光影绘就的诗教长卷于市民的仰望中徐徐翻阅。据天津日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