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在兴化市陈堡镇唐庄村,处处皆景。防洪圩堤被改造成供村民休闲的慢行步道,仿古店招牌、草垛小景随处可见,“村落”与“水田”交错,小船悠悠,河水清澈。除了百年榔榆,村内还留存着乌桕、银杏、榆树和桑葚等乡土树木,一派“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田园风光。
在泰州,像唐庄这样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有60个。作为江苏省建设特色田园乡村的首提地,近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把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势利导,持之以恒打造各具特色的试验田和可复制的泰州样本,乡村振兴亮点纷呈,和美之花竞相开放。
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泰州突出因村制宜抓产业发展。根据各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村而异,不搞“一刀切”。冯庄、官河、利珠等村以农为本,发展有机农业、高效农业、特种养殖业;小杨、徐圩、陈杨等村集聚人气,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唐庄村利用千亩草荡退圩还湖形成的开阔水面,建设省运会水上运动基地。全市6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中,有41家拥有了民宿产业,全市特田的民宿经营主体合计达188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此外,泰州注重总结特田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创新编制《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发展评估》,形成一批可推广的建设模式。兴化市千垛镇东罗村以村集体闲置土地入股,构建“政府+社会资本+村集体”共建共营的“东罗模式”;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以“乡土能人”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激发村民参与,形成“特色产业+产业党支部+能人型党员”的“祁巷模式”;靖江市新桥镇德胜村强化品牌引领,打造“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平台,形成带动产业发展的“德胜模式”。
泰州还成立特色田园乡村发展促进会,通过合作共建,引导典型模式代表村与培育村结对挂钩、共创共建,在全市面上形成互学互鉴、互帮互促的良好氛围。举办“新农人”大讲堂、“新乡贤、看变化、促振兴”主题活动和“特色田园梦·乡约在泰州”万人行等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代表人士集中观摩,对接洽谈项目。发布“泰州红+田园绿”特色旅游线路,“点燃”乡村旅游市场。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开展7年来,泰州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长,乡土人才逐步回归,乡风文明有效提升。省级特色田园乡村集体收入较创建前平均增长90%,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60%。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两次获得泰州市“骏马奖”,泰州市和兴化市先后被省政府表彰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溱湖湾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入选首批省级培育名单,兴化垛田、泰兴圩田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建设规划完成编制,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已经由“多点突破”走上“面上提升”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 单友健 陈博 毛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