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通讯员 李娜 蒋佳佳 记者 梅书华)近日,65岁的李女士因胸闷气喘、大咯血,由120转送到南京明基医院呼吸内科。胸部CT检查发现患者右主支气管内肿物占位,几乎堵塞了近95%,阻塞远端发现有阻塞性肺脓肿,而且右肺动脉狭窄伴动脉瘤形成,动脉瘤突入右主支气管内。此时这个气管肿物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切”与“不切”都将威胁生命。
呼吸内科汪诚主任和叶盛主任在详细询问病史及查看患者资料后,得知患者4年前做过右肺上叶肺癌切除手术,结合肺部CT影像特征,两名医生大胆推断,目前导致右主支气管阻塞的占位病变以肿瘤成分为主,这样就有机会通过低温等离子方式解除阻塞,打开右主支气管,当然,避开动脉瘤也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
呼吸内科特联合放射科及胸外科等专家开展术前多学科讨论,经过多次严谨充分的专业论证,最终拟定了翔实的介入治疗方案,通过镜下选择多个穿刺点,借助径向超声探查结合细针穿刺来明确可以进行消融的肿块边界,实现可处置病灶最大程度的消融处理,达成气道通畅的治疗目标。通力合作之下,最终成功将阻塞肿物部分切除,右主支气管狭窄程度由术前的95%,改善为30%,畅通了气道,术后李女士胸闷气喘、咯血症状明显改善,自诉连讲话声音也明显增大。
叶盛介绍,这个被等离子能量赋能的手术刀,看不见“刀刃”,像一根细长的金属“探针”。两根金属“探针”端头支撑着一个半弧形金属丝,借助人体自然腔道进入患者气管内,抵达病灶,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可把治疗部位温度控制在40℃~70℃,实现快速高效地消融并切割目标病灶。
据悉,该科室已连续成功开展多例气管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主要涉及良恶性肿瘤等继发的中央气道狭窄,术后即刻改善患者呼吸道梗阻症状。该治疗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但提高了中央气道狭窄治疗的效率,也保障了气管镜下组织活检的安全性,同时标志着呼吸内科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手段更加丰富,诊疗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