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错时苜蓿亦清香

□南京 赵培龙

先前住小营北路,楼前有块开阔的空地。一年秋天,我回苏北老家探亲,在二哥家顺手抓了一把毛茸茸的苜蓿种子,回来后从楼上撒下,没想第二年樱花缀满枝头的时候,空地上的绿草中竟然夹杂了许多俏嫩嫩的苜蓿。

随着每年春风吹过,空地上的苜蓿也逐年增多,俨然成了院子里的菜园子,采割的人同样越来越多。苜蓿分蘖速度快,怎么割也割不完,嫩绿的三叶草头可持续采割到五月初黄花满地之时。每年苜蓿生长旺盛期,我和爱人都要采割七八次,新鲜的吃不完,就腌制一部分。腌苜蓿清香芬芳,是吃稀饭的美味佳肴。

前些年,搬到中和桥居住,但每年春天都要回小营割一两次苜蓿,每次都要割上两大包,冷藏在冰箱中能够吃好几回。不知何时开始,现在住的院子门前大草坪里,居然也有了苜蓿,入冬时长出新芽,霜雪降临之前,还能割到一点芽尖儿尝尝鲜,虽然十分费时,但诱惑使然总是乐此不疲。到了春天,大草坪上新绿逼眼,苜蓿盎然,欢声笑语,采割苜蓿成了一道靓丽风景。

今年夏天持续多日40度高温,门前大草坪里连巴地草都被烤得焦黄。然而,入秋之后,连续阴雨,气温趋暖,奇怪现象发生了。原本越冬前发芽的苜蓿,好像弄错了时令,接到通知似的,不经意间根根芽尖神奇地钻出地面,而且在雨水充沛、阳光充足的不长时日里,卯足劲儿呼呼疯长起来。密密麻麻、葱葱绿绿、精神抖擞的苜蓿,把偌大的草坪变成了巨大的绿毯,成为多年来少见的奇观。我和爱人乐坏了,以往春天才能猛采海割的苜蓿,居然在初冬就不期而至,幸福来得太突然。一把锋利的小刀,随便在草坪哪个角落哗啦割几下,不一会儿工夫便是一塑料袋鲜嫩的草头,而且清一色没有杂草,所以回去后分拣十分轻松。洗净,切碎,多放油,少许糖,大火爆炒,一碗碧绿清香可口的苜蓿菜便上了桌子。随后半个月,每天都可以采割苜蓿,随时享受这道天然美食,真乃其乐融融幸福满满。然而,随着节气推移,气温下降,寒霜而临,苜蓿的叶子便开始泛黄。于是,我和爱人决定在更大寒潮来临之前,尽情分享大自然的慷慨馈赠,着手抢收这可遇而不可求的苜蓿。几个时辰下来,我们居然采割了七八包,分拣后小部分冰箱冷藏,大部分腌制装瓶。

现在,大寒潮再次来袭,草坪上的苜蓿全部打蔫泛黄枯萎。对于错时而至、短暂而活鲜的苜蓿,我们只能期盼明年春天再次相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