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生活常州

经开区幸福河湖水清景美

常州经开区占地181平方公里,河网纵横交错、水系丰富,共计有185条河道,总长度约为416公里。自2022年起,常州经开区全面启动了全域幸福河湖的建设工作,以河长制为核心,将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作为主要任务,推行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目前,经开区已建成黄桥港、五一河等65条幸福河湖以及狄坂、奚巷等8个幸福小微水体示范区域。

科学治水,浊流变清波

初冬时节,顺通河水清澈透明,新修建的滨河廊道与整治后的生态景观相融,林荫夹岸,不少游人漫步。顺通河虽然不长,却穿过横林镇的中心地段,流经多个居民区、商业区、医院及学校,是一条典型的老街居民密集区内河。以前,这条河因水质问题遭到吐槽。如今,经过清淤、驳岸绿化后,水清岸绿的新景让周边居民都感到惬意。

“黑臭水体问题的本质是污水直排,更进一步是基础设施不配套的问题,尤其是沿河老街区域。”横林镇农业水利服务中心主任劳伯村说,为了从根源上解决黑臭问题,此次改造开展了控源截污工程,排入市政污水管道,通过调蓄、节流等措施降低了溢流频次,减少雨季污染物入河湖量。同时对顺通河部分河段进行清淤疏浚。

长效管水,多方齐参与

“每天来这里巡河,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舒畅。”土生土长的横林小伙、“90后”网格员张宇杰,见证了这两年水环境从“脏”到“净”,并向“美”的持续转变。

每天上午9时,张宇杰都会巡查河道。与其说巡查,不如说“找茬”。在手机工作群中,他记录上传着自己的“巡河日记”,遇到情况直接打电话或发微信,交办给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处理。

常州经开区河网密布,全区以河长制为抓手,吸纳民间力量加入,共同破解水环境长效治理的盲点与难点。在潞城街道,镇北河镇级河长孙燕每天都要花半小时巡查河道,及时记录、反馈并处理问题。“实时监测河道排涝与水环境,相关数据纳入‘智慧水利’平台。”孙燕说,镇北河与韩区河相通,当镇北河水位上升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开启韩区排涝一站及二站,减轻防洪压力,确保镇北河生态水位在3.6米以下。在多方参与、全民协助的治水氛围下,三山港、江南运河等39条一级支浜水质优Ⅲ比例超过80%,骨干河道一级支浜基本完成消劣。 常景轩 陆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