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小记者

清芬正气传当世,自清精神永流芳

扬州市朱自清小学师生作品选登

活动现场

教师作品选登

清芬正气传当世,自清精神永流芳

2024年11月22日,扬州市朱自清小学开展了朱自清先生诞辰126周年纪念活动。学校名誉校长、朱自清嫡孙朱小涛,学校教育顾问、原扬州市朱自清纪念馆馆长韩丰出席了本次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品味经典美文,缅怀心路历程,感悟精彩人生。

阅读润泽心灵,笔墨展现才情。学校每年会组织开展“校园好声音,最美朗读者”评比展示活动,让同学们在诵读中感受朱自清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语言表达和美文朗诵能力。同时,自清学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善积累,用实际行动传承先生的文脉,践行他笔耕不辍的精神,用文笔真实描绘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内心世界。

活动现场,朱小涛先生和韩丰先生为校园“自清好声音”和“小朱自清文学奖”获得者颁发奖状。朱小涛先生还在现场讲述了朱自清的光辉一生和文学创作历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并积极参与互动,现场氛围热烈。

相信在自清思想的影响下,在自清人格的感召下,自清园的师生们必将不断进取,共建美好校园,共筑静美人生。孙艳 供稿

学生作品选登

难忘的一天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校园里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班主任张老师告诉我,我有幸被选中主持朱自清先生诞辰126周年纪念活动。听到这个消息,我既激动又紧张,还有点害怕。我从来没有主持过这么重要的活动,到时候会不会记不住台词?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仿佛看穿了我的不安,张老师微笑着对我说:“别怕,你一定可以的。”

接下来的几天,一完成作业,我就抓紧时间练习主持稿,老师和同学们也经常给我加油打气。一次,两次,三次……从开始的磕磕巴巴到后来的滚瓜烂熟。11月22日下午,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我的心像小兔子一样,“砰砰砰”直跳。“别怕,我一定可以。”深吸了一口气,迈着坚定的步伐,我走上了舞台。

在现场我们共同品味了先生的经典美文,有描绘生命美好与希望的《春》,有提醒我们珍惜光阴的《匆匆》。同学们出演的情景剧《荷塘月色》,生动地将月光与荷叶之美呈现于眼前,令人心旷神怡。《唯我中华歌》让我知道了先生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更是可敬的斗士。通过这次主持让我对先生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活动的最后,我们还共同重温了《自清少年宣誓誓言》,一句句誓词回荡在耳边,让人既感动又骄傲!

在这个特别的下午,我收获了勇气与自信,更收获了前进的动力。

三(4)班 倪茗姚 指导老师:张瑜

那值得珍藏的时刻

自清校园一年一度的“自清好声音”比赛又拉开了帷幕。周末,我把自己关在书房,为迎接比赛做着一切准备。

朱自清的美文有很多,选哪一篇参加比赛呢?我沉下心来,将《匆匆》《背影》等几篇散文读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决定以《春》为参赛篇目。我查阅资料,了解到《春》这篇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描绘了花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它也是朱自清先生当时心灵世界的真实写照。可如何使朗诵效果达到尽善尽美呢?我借用妈妈的手机,搜了一些与朗诵内容有关联的图片,如朗润的青山、河水上涨的溪流、粉红的桃花以及蝴蝶在花中嬉闹的画面等。然后,我将这些美图连接起来,配上优美的轻音乐,便构成了朗诵的背景视频。带着对美文的感悟,我一遍一遍地朗诵,看稿读,脱稿背……最后,我站在妈妈穿衣镜前,把镜子中的我当作观众,能落落大方、非常流利地朗诵《春》了。

比赛开始了,选手们用自己独特的朗诵方式,来表达朱自清先生的高尚气节,以及他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终于轮到我上场了,我能感受到观众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顿时,我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紧张得几乎忘记朗诵内容了。我立刻调整了一下呼吸,随着背景音乐的响起,开始了我的朗诵:“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渐渐地,我忘记了紧张,完全沉浸在朱自清那美妙的文字之中。通过我的声音,不仅我陶醉其中,似乎也将观众们带入了那如诗如画的美丽世界。朗诵结束,霎时间,场下掌声一片,只见评委们连连点头,班主任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哇,我得了一等奖啦!晚上,我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梦见天上有一颗亮闪闪的星星朝我微笑,并告诉我,它将永远珍藏我参加的“自清好声音”获奖的精彩时刻。

四(3)班 嵇梓杨 指导老师:葛晴

讲自清成长故事,品浓浓父子深情

这学期,我参加了学校“自清好故事”比赛,讲述了朱自清笔下经典美文《背影》的故事。讲述中,我循着先生的足迹,走进了他的青年时光,感受到那浓浓的父子深情。

故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望父买橘的场景。“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朱自清的父亲似乎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为了照顾儿子,什么灾祸、劳累,他都毫不顾忌。这份父爱,如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生出无限感动。

读着父亲一句句简单的叮咛:“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仿佛看见了我的父亲平日里唠叨的模样。那年,我生病了,高烧不退,父亲焦急地抱着我冲向医院,用他那双大手笨拙地为我喝水、测体温;曾经,在我因为某事难过的时候,父亲用他那满是胡茬的脸颊,逗得我哈哈大笑;过去的许多岁月里,父亲都陪伴着我学习、玩耍、运动……想到这儿,我真想给父亲打个问候的电话,我真想为下班回家的父亲倒一杯热茶,我真想为劳累的父亲捏捏肩膀、捶捶腿。

我会好好珍惜父亲对我的爱,努力地孝敬他。

五(2)班 王富源 指导老师:刘昌理

追寻先生的足迹

2024年11月22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是朱自清先生诞辰126周年。为追寻先生的足迹,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纪念活动。

活动在深情的朗诵《春》中拉开了帷幕:“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先生优美的文字瞬间将我们带入了春天的美景之中。红红的太阳、轻轻的风、软软的草,粉的桃花、红的杏花、白的梨花,春回大地,一片勃勃生机。

接着,优雅的《荷塘月色》舞蹈表演一下子又将我们从希望的春日带入清凉的夏夜:“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小舞者们灵动的舞姿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月下的荷塘,嗅到了清幽的荷香。

“自清好声音”“小朱自清文学奖”颁奖典礼更是精彩。先生一篇篇耳熟能详的散文、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经典,让我感受到他独特的语言文字魅力,更感受到自清少年们对先生精神魅力的传承。

正如我们所宣誓的那样,今日的我们、今日的自清少年,将继续追寻先生的足迹,在文学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五(4)班 王陆天 指导老师:张兰

读《背影》有感

再读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我感慨万千。

朱自清先生笔下父亲买橘子时蹒跚的背影,那将橘子散放于地,而后艰难爬过铁道的模样,深深烙印在我心间。虽然我还未能全然体会那如山般深沉的父爱,但是读了这篇极具画面感的美文,愈发觉得文中的父亲是默默奉献的典范。他为孩子的付出,不需要华美的辞藻来装点,皆隐匿于不经意的举动里。因此,这份爱才显得如此珍贵。

由此我想到了外婆。每个早起上学的清晨,总是厨房飘来的阵阵饭香将我唤醒。睡眼蒙眬中,映入眼帘的是外婆在厨房忙碌的背影,她的头发随意扎起,身上仅着一件红色外套。她掀开锅盖,热气腾腾的白雾模糊了她的背影。一股暖流轻柔且舒缓地萦绕在我的心田。外婆日日悉心照料着我和弟弟,为了我们这个大家庭,承受了太多的辛劳……

每次外婆送我和弟弟上学时,我总喜欢看着她的背影,发现她头上的白发又添了许多。这些白发无声地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记录着外婆这十年来的辛勤付出。

通过《背影》,我理解了朱自清先生文中的父爱,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同时,也想起了生活中外婆对我们的爱。这份爱,虽不善言辞,却融汇于生活的细微之处;这份爱,虽默默无声,却永远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五(2)班 唐诗涵 指导老师:刘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