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腔热诚,冲锋刑侦一线14年,破获各类案件数百起;初心如磐,甘当基层“螺丝钉”,服务群众“零距离”。“80”后的李海东是盐城市大丰区公安局城西派出所副所长。多年来,他一直奋战在执法办案第一线,成为攻坚克难的行家里手和榜样标杆。姜振军 骆俊霖
破获各类案件600余起
2004年,李海东从江苏警官学院毕业成为一名基层派出所民警,2007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调至刑侦支队工作。凭借着对刑侦事业的执着热爱和案件分析方面的突出表现,李海东迅速成长为刑侦岗位上的尖兵。10多年来,他先后破获各类案件6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人。
每一起刑事案件都是对智慧与耐力的严峻考验。2016年,李海东参与侦查某镇一起刑事案件,因为案发现场地面均为水泥材质,且没有搜索到作案工具,未能提取到有效的足迹和指纹,监控也距离中心现场较远,侦查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嫌疑人再狡猾,也会留有破绽。”李海东迅速调整侦查方向,从被害人的轨迹下手,全方位分析研判,一一收集整理。面对分散的线索和大量的数据,经过几个不眠不休的夜晚,他和同事们终于整理出了关键证据,迅速锁定了嫌疑人。
“在新的发展格局下,我们要锤炼过硬本领,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在李海东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放着几本专业书籍,工作间隙他经常拿来翻阅,有些还密密麻麻写满了笔记。李海东知道,随着技术的发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和方式方法也是花样百出,民警要及时掌握新的办案方法和技能。
“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
今年1月,李海东到城西派出所担任副所长。刚到任不久,李海东就接到了一件电信诈骗案件。市民李女士报警称,“男友”失联了。原来,李女士通过网络结识男子王某,在骗取李女士的信任后,他以看病、投资等理由,先后骗取127万元后失联。
经查,王某提供给李女士的是假身份。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李海东从茫茫数据中找到“蛛丝马迹”,最终在黑龙江省将王某抓获,并为李女士追回部分损失。“要想从源头减少电信诈骗案件发生,关键就要提升群众识诈防诈意识和能力。”李海东多次组织民警深入社区、商超、校园等地,开展反电诈宣传活动,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角色转变,但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岗位的变化意味着肩上的压力和责任更大。”到派出所后,他认真钻研业务技术,将更多精力放在预防违法犯罪、发现风险隐患、解决矛盾纠纷上,有效推动了辖区治安可控可防。
“他工作之余经常钻研公安业务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派出所负责人说,为了办案,李海东半个月不回家是常事;案子棘手,几天不睡觉也习以为常。只要有任务、群众有需要,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