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社评/精要

泡面价格说涨就涨,济南大学该“抄作业”了

近日,济南大学的泡面价格战上了热搜。一边是卖3.5元的档口在拒绝涨价后关门,一边是卖10元的超市称“价格很合理”。学生有意见很正常,莫名多出来的6.5元吃啥不香呢?原档口泡面仅售3.5元,甚至自带泡面加工只要0.5元, 以这样的价格老板仍能常年坚持经营说明不亏。如果超市适度涨价,学生想必也能理解。在成本未见暴涨的条件下,销售价格猛翻几倍,违背了市场规律也寒了学子的心。

民以食为天,食堂也是学校展示“食”力的一扇窗。从媒体报道中,我们感受到不少高校食堂的暖心之举:东南大学有一荤一素一份咸菜一份米饭的2元爱心套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寒冷冬日为早起学子限量发放1分钱的能量早餐……如此暖胃又暖心的举措,成了鲜活的招生广告。

济南大学没有“抄作业”,而让受学生欢迎的档口“说走就走”,不受待见的高价泡面说来就来。学校的管理问题,最终是学生埋单。在遭到投诉后,学校联合市场监管局检查,要求超市撤架热食、明码标价等。也就是说超市不给卖泡面了,但平价泡面窗口也没了。那么,学生想吃一碗热乎又便宜的泡面该去何处呢?一个问题解决了,又制造一个新问题,学校的做法看不出基本的诚意。

教育部等多部门推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要求,学校自主经营的食堂向自愿就餐的学生收取伙食费,应坚持公益性原则,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在“零盈利”的条件下,学校食堂只有不断提升运营水平和监管力度,才能在售价低廉的情况下,保证服务质量与食材品质。

现代快报/现代+评论员 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