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至11日,2024年“发现江苏·一起触摸非遗的脉动”第五场活动走进常州市新北区,来自巴基斯坦、印度、美国、喀麦隆等国家的驻沪总领馆官员、在华商界人士、在苏外籍教师和学生等走进常州新北,体验新北传统文化韵味,深入孟河医派非遗发源地常州新北区,探寻历史变迁,感受文化底蕴。
孟河医派是明末清初源自常州市的一大地域性医学流派,以费、马、巢、丁四大家为主要代表,清末民初在全国影响很大,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勇于创新的中医教育,为中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医界享有“吴中医学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的美誉。
12月10日,外籍友人一行首先来到了孟河医派陈列馆——费伯雄故居。费伯雄故居是孟河医派费氏医家的掌门人费伯雄的故居,为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始建于1770年,修复于2007年,正厅设置了孟河医派陈列馆。在古色古香的院落中,外籍友人们倾听百多年前当地名医们治病救人的故事,深深为之吸引,听说医家中的不少人已赴海外行医、传播中医文化,更是为之动容。
随后他们又来到孟河“氧吧”小黄山,小黄山是常州新北区唯一的山地和森林资源,地处孟河镇北部,整个山体形似卧龙,海拔约95米,紧邻长江、京杭大运河两大水系,这里山川秀美,有着丰富的药材资源,便于医家们就地取材炮制中药,2013年此地曾发现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极危物种桃花水母,因此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这个是肩井穴,平常肩膀太紧张,我按了你就会有酸痛感,我再稍微用点力。”在医生加大力气后,来自泰国的苗莎莎直呼“有点疼了”。在体验过中医推拿后苗莎莎表示,这次的行程改变了自己对中医的认识,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我一开始以为中医是那种要吃药、服药,还知道针灸,看电视剧里面感觉一定很疼。但是没想到还有其他方面,比如按摩、草药,我感觉按摩是挺有效的。”她说。
12月11日,外籍友人参观薛家镇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区,这里技术力量雄厚,是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产研院联合创新中心、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品主要涵盖抗过敏、抗感染、心血管系统、麻醉镇痛等用药领域。外籍友人一行观看了生产线上全自动化的中药制剂——蓝岑口服液的生产过程,效率之高令人赞叹。几位对此感兴趣的外籍友人当场索要了工厂管理人员的联系方式,希望开展进一步合作与交流。
随后大家又来到薛家镇临平书院,体验常州梳篦非遗艺术,亲手制作工艺木头梳,“这需要细致与巧思”,法国小伙子墨克蒂姆说。在书院,孟河医派临方炮制技术传承基地负责人刘产明老师还对中医药的炮制技术进行了介绍,奥妙无穷,引人入胜,一些外籍友人甚至希望从事中医药研究与学习。来自加纳的马哈曼德先生作为外宾代表,在现场热情地分享了他在常州的感受,希望为江苏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现江苏”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着力打造的采风采访体验活动品牌,旨在通过生活在江苏的外籍人士的独特视角来发现江苏的美丽、魅力,并借助这些“平民大使”向世界宣传、推介江苏。今年围绕非遗主题,分别在南通、宿迁、泰州、连云港和常州举办了多次活动,受到外籍友人的热烈欢迎与世界的广泛关注。
沈周 陈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