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社评/精要

街道招牌统一“黑底白字”,连夜拆除还不够

近日,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沧州站附近一条街道店铺统一安装“黑底白字”招牌被吐槽。网传的视频中,一整条街“黑底白字”的统一招牌,看着的确瘆人。不用说,大家都联想到,这是一种什么感觉了。从视频画面看到,各路商家无一幸免,这迷惑的画风被网友吐槽为 “殡葬一条街”。

据媒体报道,遭曝光的“黑底白字”招牌已连夜拆除,目前当地正准备安装新招牌,颜色可选择。工作人员回应称:“不清楚原来的招牌是谁设计的,但现在招牌正在统一规划当中了,需要耐心等待。”

近几年,“统一招牌”的案例并不少见。从风风火火统一安装,到引发热议后的匆忙拆除,一来一去,既浪费了时间,又增加了成本,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尽管类似问题在引发舆论关注和吐槽后均被“连夜拆除”,这虽反映出相关部门“闻过则改”的积极态度,但其背后所暴露的问题依然值得深刻反思。

门店招牌是商家的“脸面”,不仅起到传递信息、招揽顾客的作用,还传递了店主的个性、经营理念等,代表了小店的特色。城市管理部门要求招牌整齐规范的初衷没有错,错的是管理中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城市管理不是想当然,整齐规范更不意味着就可以简单粗暴地“一通操作猛如虎”。城市管理者应从这类事件中吸取教训,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上建立完善的决策机制,不能仅凭主观臆断或少数人的想法就盲目推进。而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加强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效果评估,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资源因决策的草率而被浪费在“纠错”环节。更重要的是,确保每一项改进工作都能真正惠及百姓,而不是成为城市管理中的“败笔”。

现代快报/现代+评论员 槿色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