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小记者

校家社协同 育纯粹少年

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学生作品选登

《最美扬州》 六(8)班 李宇晗

《最美课堂在路上》 五(10)班 蔡思伊

2023年8月,学校成功申报并实施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善美文化”引领下的校家社协同育人行动》。从学校、家庭、社会、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学校家庭与社会六个角度进行菜单式、序列化设计和开展“六大行动”,持续激发学生成长内驱力,培育纯真且清粹的时代少年。

学生作品选登

运河魅力灿扬州

扬州承载着上千年的历史,这些辉煌的过去如同磅礴的力量,搭建起通往新生的桥梁。而我们的母亲河——运河,在星星点点的祝福之下,再一次向人们展现了她那美丽的风貌。

为了让我们真正领略到来自扬州的独特魅力,学校组织了一场研学活动——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一日游。在那里,我们可以记录下许多美好瞬间:对运河的深刻感触,为运河的祈愿。于是,我们满怀着期待,踏上了旅程。

在老师的介绍下,我们了解了运河的起源与发展。在这偌大的十个场馆里,处处充满着历史的气息,我们仿佛遨游在海洋中,探寻着古老的奥秘:端庄的清酱釉执壶,巧夺天工的萧后细钗礼冠,惊艳人心的彩绘仪仗队俑群。不计其数的文物象征着时代的源远流长,它们件件美观,如同一缕温暖的光束,照耀进我的内心。

走进运河湿地,映入眼帘的是数不尽的小动物,它们围聚在一起,周围是碧蓝的湖水与茂盛的草木,构成了运河风光里灵动的一角。耀眼的灯光打在它们身上,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微风拂过大地,伴随着啁啾鸟鸣,渔船上屹立着鱼鹰,阳光透过湖面,荡漾着金色的波纹。

当踏进“河之恋”的那一刻,就像与运河母亲的一个深深的拥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头顶的凉亭,就像是运河母亲送给我们的一顶帽子,象征着承载希望的翅膀;四周环绕着鱼儿,就像是环绕着可爱的碧蓝小精灵,让人心神荡漾,忍俊不禁。

在这次研学活动中,我感受到来自母亲河对我们的赐福,对我们的爱戴,也感受到扬州文化的历史悠久与独特风格。我们轻轻擦去历史书封面上的灰尘,灿烂的过去跳跃于纸张之上,带着一股要刺透人心的力量,让人刻骨铭心、记忆犹新。当然了,我们对运河不仅仅是震撼,更多的是对于岁月流逝、时代变迁的感叹。

我要感谢学校的这次活动,让我们明白,运河是中国一枚闪耀的徽章,在人们的惊叹声中,散发神圣的光芒;而扬州是千年历史中漂浮的渔船,随着碧波荡漾,渐渐飘向远方……

六(13)班 茆晓雪

指导老师:陈文海

游朱自清故居,感受文学魅力

今天阳光明媚,微风不燥,正是出行的好时节,妈妈带着我踏上了前往朱自清故居的研学之旅。

走进朱自清故居,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朱自清先生的故事。我们漫步在古朴的庭院中,感受着这里的历史韵味。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他的《背影》《荷塘月色》等作品,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听着解说员的讲解,我仿佛能看到朱自清先生在书房里奋笔疾书的身影,感受到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

故居里的每一件展品都让我深感震撼。朱自清先生的手稿、书籍、照片等珍贵物品,都被精心保存下来,供后人瞻仰。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朱自清先生的文学才华,更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质。

参观结束后,我们游走在故居的院子里,重温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作品。在温暖的阳光下,我们仿佛与朱自清先生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和美好。

这次研学之旅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了解了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造诣,更深刻体会到了文学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滋养和丰富。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热爱文学,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朱自清故居。这次研学之旅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永远铭记在心。

六(13)班 王艺歆

指导老师:陈文海

寻访养蜂基地

做探“蜜”先“蜂”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踏上了寻访养蜂基地的研学之旅,来到宜陵镇扬州三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做了一回探“蜜”先“蜂”,去探寻蜜蜂那神秘而甜蜜的世界。

一进入蜜蜂文化馆,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馆内展示了丰富的蜜蜂知识,从蜜蜂的起源到它们独特的身体结构,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惊叹不已。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蜜蜂的行为和生长过程,结合墙板上的图片,我仿佛看到了蜜蜂忙碌的一生。蜜蜂们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共同维持着整个蜂巢的运转,似一个完整的社会体系,我不禁想起了诗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小记者们采访了公司负责人吴宏安伯伯。他和蔼可亲地给我们讲述了许多蜜蜂知识和故事,他说蜜蜂具有“勤劳、奉献、求实、自律、团结”的精神,勉励我们要像蜜蜂那样做人做事。

随后,我们来到吴桥养蜂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摆放的蜂箱,在阳光下散发着质朴的气息。蜂箱像一个个神秘的城堡,里面住着成千上万只蜜蜂。养蜂人亲身示范如何与蜜蜂安全接触。我们也饶有兴致地穿上防蜂衣,瞬间化身为“小蜂农”,与小蜜蜂来了一次亲密接触。“穿花度柳飞如箭,枯絮寻香似落星”,蜜蜂们有的在蜂箱里忙碌穿梭,有的在花丛中奔波起舞,有的在采集花粉,有的在酿造蜂蜜,身姿轻盈敏捷,它们不知疲劳,一刻不停地工作着,我深刻体会到了“勤劳”这个词的含义。通过观察,我们看到了蜜蜂世界的精巧分工,亲身感受了“蜜蜂王国”的自然循环规律,上了一堂真正的自然课。

作为探“蜜”先“蜂”,这次寻访基地研学之旅,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自然知识,也领悟到了宝贵的蜜蜂精神。蜜蜂虽小,但它们“勤劳、奉献、求实、自律、团结”的品质却如同夜空中的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行。我们要像蜜蜂一样,在学习的天地里辛勤耕耘,用勤奋和努力创造甜蜜的生活。

四(10)班 马希媛

指导老师:吴春瑛

大运河博物馆之旅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来了这学期的研学活动。我们迎着秋风,乘坐大巴车来到了扬州大运河博物馆。

穿过明亮优美的长廊,我们先步入了2号展厅“运河上的舟楫”。映入眼帘的是无数精美的“船只”,那些古老的船只模型,好像在诉说着当年它们在运河上乘风破浪的故事。我们仿佛看到了船上装满货物,船夫们喊着号子,一路前行的热闹场景。这些船只模型做工精细,令人赞叹不已,有华丽的灯舫,精巧的沙飞船,还有乾隆皇帝当年乘坐的皇家游船呢!接着,我们还体验了运用现代科技还原的沙飞船,仿佛真的置身于运河之上。

3号展厅“大运河街肆印象”,令我印象深刻。刚踏进展厅,脚下青石板铺成的路延伸向远方,路两旁是灯火通明的商铺,里头的商品琳琅满目:油纸伞、香薰、团扇、泥塑……茶馆、戏台、古巷等街景,瞬间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千百年前的市井生活之中。

刚从古街的繁华中回过神来,踏入“紫禁城与大运河”展厅后,眼前的一切又让我叹为观止。细钗礼冠的复原件,镶着各式各样的宝石、珍珠,在展厅灯光的映照下,显得璀璨夺目、光鲜亮丽。一顶礼冠,仿佛让我看到了古代皇后的尊贵仪态和宫殿的金碧辉煌。

走进“世界知名运河与运河城市”展厅,我领略了西洋运河独有的风情魅力。满满一墙的威尼斯狂欢节面具,色彩鲜艳,造型奇特,有的如小丑,有的如幽灵,有的表情犀利,有的笑容灿烂,每一个都展现出西方独特的文化韵味。

最让我留恋的是8号展厅“河之恋”。光影交错之间,大运河的春夏秋冬、白昼黑夜都展现在眼前。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小鸟,沿着运河飞翔,欣赏着两岸的美景。脚下投影出宁静的河面,粉红的荷花正摇曳着花瓣,四周银幕上则展现着运河四季:春天有翠竹随风起舞;夏天有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秋天有成片雪白的芦花;冬天有皑皑白雪。画面中有人吟诗作赋,举杯邀明月;也有人手拨琴弦,奏响宫商角徵羽……

大运河是一根线,贯穿起华夏历史与世界文明;大运河是一首诗,谱写着时代的篇章。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不仅是一座承载历史与文化的殿堂,更是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不仅让我们重温了大运河的辉煌历史,更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五(3)班 许玥昕

指导老师:倪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