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城事

竞逐低空经济拓展“新航线”

冲刺千亿目标,扬州航空产业“振翅高飞”

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航空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作为扬州“613”产业体系的首群首链,近年来,扬州航空产业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如今,通过重大项目建设和政策支持,扬州航空产业正在新质生产力的跑道上加速起飞,奋力冲刺千亿产业发展目标。

在某仿真科技D级飞行模拟机研制项目现场,记者跟随飞行教员在高性能边界模拟器里模拟飞行。在教员操作下,真切感受空中翻滚、高速俯冲等动作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压力。而在一旁高约两层楼的B737-800飞行模拟机座舱中,记者看到,这里像一架真飞机座舱一样布满仪表。据了解,该飞行模拟机技术自主创新,可一定程度上代替国外进口,在系统集成、航电仿真、环境建模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可为飞行员呈现完全真实的训练场景。

目前该飞行模拟机已试飞完成,即将进行民航总局最高等级的d级认证,认证后将正式投用,为各家航司培训飞行员。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将吸引大量的飞行员来扬生活、消费,也将拉动相关高端制造产业。

预计明年1月末2月初,第一批飞行员就要到扬州进行飞行训练。模拟机和模拟机飞行员培训在江苏是空白市场,该公司不但填补了扬州的空白,也填补了江苏省对模拟机行业和飞行员培训行业的空白。

该公司负责人介绍,项目2022年10月底落户扬州,市科技、财政等多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属地景区也成立专班,为项目保驾护航。扬州周边,包括扬州本身的加工企业比较发达,站在培训的角度,扬州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是吸引各个航空公司来扬州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除飞行培训外,围绕低空经济,扬州正不断拓展“新航线”。今年5月出台的《扬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明确了发展方向和路径,计划到 2026年,打造出具有扬州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体系。

在生态科技新城扬州航空馆的广场上,一架R44型小型直升机正载着游客孙先生和记者一起升空,从空中饱览三河六岸的美景。这是今年10月刚落地生态科技新城的通用航空项目。目前,以航空馆为起降点,覆盖市区文旅点位的空中游览航线已启动试运营。在实现“空游”基础上,未来,该项目还将提供直升机应急医疗服务、应急救援、青少年航空研学、无人机培训等一系列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

近年来,生态科技新城把航空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头号工程”,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依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锚定打响“华东航空谷”品牌,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航空办,一体统筹航空产业规划、基建和培育,形成了以“一所、两院、一实验室、一公司、一中心”为代表的航空产学研“战斗群”。

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目前,全市已集聚了1000多名航空人才、落地200多项国家部委级科研项目、培育形成50多家关联企业,2023年全口径产值突破300亿元。

展望未来,扬州航空产业作为“613”产业体系的首群首链,将继续在政策支持、资源集聚、创新驱动等方面发力,不断优化产业生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全力打造更具扬州标识度的航空产业集群。杨轩 顾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