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生活常州

“交通畅行”,满足群众出行新期盼

常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12月23日,常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4年民生实事完成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常州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城管局聚焦“交通畅行”工程,介绍全市在“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葛小林

道路拥堵及时纾解率91.6%

常州公安部门通报称,今年以来,常州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出行更安全、道路更畅通、管理更智能、服务更优质的核心目标,大力实施“交通畅行”工程,高德“交通健康指数”连续6年保持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方阵。

其中,综合治理中心城区长江路等15个路段,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今年累计处置各类拥堵预警1608起,及时纾解率达91.6%。优化信号配时,建成全时段、潮汐等多类型“绿波带”37条,联网成片形成高效“绿波网”。针对武宜路等早晚高峰负荷过载道路,创新绿波绕行路径,平均通行时间减少41.6%。对商圈景区、交通枢纽等周边的248个路口,定制交通信号配时“假期模式”。

同时,对星火路、山水路、幸安路等14条道路建成通车,新裕路与飞龙西路交叉口、三角场交叉口、河海路与惠山路交叉口等6个交叉口全部完成改造。常州有3个案例入选公安部城市道路交叉口精细治理精品案例,数量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

此外,常州公安通过延伸服务触角,深化惠民利企。例如,针对新能源汽车新车移库难题,在全省率先落地“新车地跑”政策;针对38家有大件运输需求的企业,落实公安交警、交通执法车辆陪同护送措施,今年以来累计保障企业大件物品安全运输5400余次,实现“零延误、零事故”;针对直营销售和4S店销售两种模式,在理想汽车工厂交付中心设立全国首家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在比亚迪4S店创新开设新能源汽车登记服务站,实现购车、选号、上牌“一次办结”。

此外,还升级交通事故“龙e处”平台,累计线上快处轻微车损事故9.43万起、轻微人伤事故9989起。今年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134万个。

城管部门还新增开放共享单位20家,目前累计开放155家党政机关单位16321个车位;29所学校2135个停车泊位错时开放共享,同比增加190%。

优化68条公交线路

今年,常州市交通运输局锚定“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目标,持续优化公交线网,加大多元化公交服务供给,积极打造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和谐公交。据悉,2023年,常州常规公交服务质量评价得分全省第一,其他重要指标均排名前列。

其中,围绕“两湖”创新区、东方新城、舜山小镇等城市建设要求及市民出行需求,全年新辟公交线路16条、优化68条。例如,响应市人才战略号召,新辟2条武进“理想之城”人才专线,有效保障青年人才的出行需求;加强公交兜底保障,开通3条高铁末班车接驳线,实现“高铁不到站、公交不打烊”,不断完善城市交通出行一体化服务。推动公交服务品质提升,积极响应适老年化无障碍出行新要求,打造2条敬老爱老示范线路、3条助残示范线,所选线路均为途经老年人熟悉的生活场所且老年人乘车占比超60%,并实现低地板、低入口及助残设备在相关线路公交车辆全覆盖;进一步推动公交运行提速,新增18条“响应式停靠”线路,改善市民公交出行体验。

常州交通运输部门进一步推动公交、地铁一体化发展。截至目前,165条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1、2号线衔接,基本实现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交站点全覆盖。建设200个电子站牌,实现地铁主要出入口公交站台电子站牌全覆盖。新购纯电动公交车350辆,目前常州运营公交车中,纯电动公交车占比超90%;累计建成投用49个公交充电站,885个充电车位,遥观公交中心站等31个场站对社会开放共享充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