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生活常州

建立优质托育体系,让医疗更有温度

近日,常州召开“2024年民生实事完成情况系列发布会”,常州市卫健委等部门围绕2024“常有善育”工程、“常有健康”工程进展,解读卫健系统聚焦“关键小事”,办好“民生大事”,全方位全周期护航百姓健康的具体行动。

擦亮“常有善育”民生名片

2024年,常州积极打造政府主导保基本、市场主体广覆盖、社会补充更便捷、家庭兜底为基础的立体多元、性质多样、统筹发展的托育服务发展格局,多渠道高水平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生育养育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今年,市区两级财政补助普惠托育体系建设800余万元,普惠性托育幼机构水电气节省支出453万元。同时,鼓励各类主体参与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当前全市幼儿园办托比例占59%,有34家社区托育点,1591个托位,有3家企业举办托育服务,市总工会联合团市委全年组织273个爱心托管托育班,惠及职工子女近万人。

据悉,目前常州现有托育机构381家,托位数2.41万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创成省普惠托育机构57家、省示范性托育机构19家,市普惠托育机构44家,75%的托育机构月收费在2000元以下,省内率先实现“一街道一乡镇一普惠”。

生育医疗服务方面,常州注重优生优育,开展“好孕行动”,全年为3191位备孕困难的适龄妇女提供7216次免费卵泡检测,为106个有需要且符合条件的家庭免费提供1次取卵-移植手术服务;加强危重救治中心能力建设,实现连续3年孕产妇零死亡。

让健康更“触手可及”

今年,常州市医疗资源配置更趋均衡,市二院城中院区顺利搬迁至延陵院区,市三院公共卫生临床救治中心竣工投用,市妇幼保健院公卫大楼项目完工。医疗服务能力向高水平迈进,全市遴选扶持肿瘤、脑血管病等市级诊疗中心20个,突破人工心脏治疗心力衰竭、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等关键技术17个,同时扶持县区危急重症救治五大中心10个,精神、老年医学等薄弱专科10个,重点护理团队10个,向着“大病不出市” 的目标稳步迈进。新建市医疗急救中心与全市统一的急救指挥调度平台,构建起由42个院前急救站点、4个生命支持中心、60辆5G智能救护车、12家三级医院相互链接的快速医疗急救圈,全市120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至14.2分钟,位列全省第一方阵,以急救体系智能化推动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效率的提升。

建设全市基层卫生服务重点特色科室25个,新建省基层慢病筛防中心5个、省级基层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站5个、高血压靶器官筛查工作站7个、运动健康指导门诊12家,对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覆盖人群分别达到53.15万人、16.9万人。

实施卫生健康 “十百千万” 惠民工程,“一次挂号管三天” 服务惠及患者20万余人次,节省费用300余万元;“云影像” 服务和检查结果互认使门诊、住院人均检查频次均有所下降 ,节约5300万元;妇女两癌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免费、优惠服务惠及百万人群。中医药服务 “更加可及”,创成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4个。

沈周 陆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