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大江苏

南京将打造湖熟文化考古遗址公园

现代快报讯(记者 裴诗语)4000多年前,在南京秦淮河两岸,先民们不仅开始了农业生产,还掌握了原始瓷、印纹硬陶等先进陶瓷制作工艺,也掌握了青铜的开采、冶炼铸造技术……12月27日,南京市江宁区湖熟文化研究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当选南京市江宁区湖熟文化研究会会长。

会议一开始,南京市江宁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副研究馆员周鹏详细阐述了湖熟文化研究会的筹备历程。湖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江南地区的史前文化,与“河姆渡文化”齐名,是东吴文化的前期,遗址分布主要在南京、镇江以及太湖流域,代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4000至5000年的灿烂文化。

湖熟文化遗址大多在秦淮河两岸高出水网的土墩上,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平顶土台,因此考古学称之为“台形遗址”。

林留根表示,秦淮河流域的台形遗址,是先人创造文化、文明与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的一种极佳的生态和生活方式,是早期生态文明的标志。“尤其在长江文明的建设当中,秦淮河流域的文明是非常独特的存在。”

林留根建议,把所有的湖熟文化成果集中起来,依托“台形遗址”,建一座以湖熟文化为展示内容的考古遗址公园,向公众展示湖熟文化,极大地放大地方文化的影响力。“将秦淮河流域的湖熟文化遗址连成点、连成线、连成片,与周边的河流、山川、湖泊等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形成总体的遗产景观廊道。”

此外,林留根还提出,将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我们将在江宁区博物馆创新文物利用的方式,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湖熟文化的不同背景,提高公众的知晓度,增强民众对湖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湖熟文化的影响力,推动湖熟文化与文化、旅游、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