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生活常州

攻坚治理,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底色

常州生态2024年交出亮丽答卷

12月27日,常州召开2024生态环境工作通报会,通报过去一年常州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工作,聚焦项目攻坚、改革创新、监管服务、环境安全等方面,展现了常州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

孙南 沈周 陆文杰

2024年,常州共实施7117项污染防治工程,公众生态环境总体满意率达95.7%,居全省第一。持续推动空气质量改善,累计完成539家铸造企业、137家汽修企业整治,以及306项重点企业VOCs治理工程。

水污染治理方面,推进太湖综合治理,全年排定242个治太项目、年度投资131.8亿元,推动太湖治理从湖体向流域转变,全市划定污水排放控制区739个,面积1772平方千米,形成污水排放控制区“一张图”。新改建生活污水管网108公里、工业污水管网20公里,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9.5万吨/日。

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动态更新重点监督单位名录,完成75家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 “回头看”、58家重点监管单位周边监测及92个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备案,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

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开展铸造、汽修等行业专项行动,推进节能减排,强化扬尘管控、禁燃区烟花爆竹管控,紧盯垃圾秸秆随意焚烧,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今年,全市氮氧化物排放同比下降2.78%,重污染天数的比例已经降到1%以内。

常州持续推进生态绿城建设,完成54个工程建设项目,累计增核5500亩、扩绿1500亩、连网39公里,在全省率先启动第二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深化“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三年投资超230亿元实施168个综合治理项目,10549家“危污乱散低”企业成功实现绿色转型。完成206个省、市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备案手续,累计争取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11.5亿元、同比增长33.8%。

此外,常州坚持依法依规监管,全市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53件,其中适用环保法配套办法查处案件41件,办理大案要案26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8件。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检查企业1141家次,发现问题921项,完成7家单位18枚废旧放射源安全送贮,全域建成并投运11个小量危险废物集中收集点,累计服务企事业单位近7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