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7版:城事

聚焦“精网微格”提升

扬州法院网格法庭行动见成效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近年来,扬州中院在全市法院创新开展党支部领办“网格法庭”行动,聚焦“精网微格”工程效能提升,精准对接基层网格单元,领办“网格法庭”109个,用“法院力量”助力扬州社会治理工作“走在前 做示范”。1月2日,扬州中院举行党支部领办“网格法庭”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相关情况。

2024年,全市法院持续擦亮“党旗扬·法徽红”党建品牌,参与诉前调解4174起,全市法院新收民事一审案件数51679件,同比下降0.62%,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成效初步显现。

扬州各级根据辖区矛盾纠纷情况及地方产业涉诉特点,打造差异化、个性化“网格法庭”,截至目前,共领办镇街“网格法庭”83个,毛绒玩具、灯具行业协会“网格法庭”26个。在此基础上,法院综合运用“微解纷”平台、网络会议等资源,邀请乡贤、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参加案件调解,高效化解邻里矛盾、劳动争议等纠纷687起。

同时,扬州法院充分发挥“法答网”专家库作用,对“网格法庭”收集的疑难复杂问题,采取“派单式”方式分配到各专家库成员进行重点答疑。法院灵活开展“庭务主任进法院”“资深法官进法庭”等活动,组织专题业务培训、经验分享沙龙164场次。2024年,法院共依托“网格法庭”查人找物2552人次,执结案件1698件,执行到位金额6100万余元。

此外,法院打造了便捷法律服务中心,由代办专员对辖区群众的法律咨询、法律求助,进行一对一指导,并根据需要及时反馈至法庭庭长或联系法官,在线上开展释法答疑;法院支部定期安排党员干警现场值班答疑,集中办理事务性工作。

法院开展了党员干警到村(社区)报到工作,两级法院138名年轻党员干警深入基层一线,依托“网格法庭”开展纠纷化解、普法宣传、志愿服务2582次,在参与基层治理的同时,将“网格法庭”打造成了法官助理、年轻法官提升能力的实践平台。

法院充分发挥“网格法庭”调研联系点作用,围绕中小微企业司法需求、涉困境未成年人帮扶救助等开展专题调研,通过推动建立涉困境未成年人联动协作机制、开展“送法进企业”等工作,并发挥“网格法庭”群众“连心桥”作用,化解矛盾纠纷500余件,收集社会意见建议223条。扬法宣 庄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