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奥运冠军、拳击运动员邹市明的妻子冉莹颖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11岁的二儿子身高136.6厘米,从8岁起就不怎么长个了,这让她非常焦虑。她让孩子加入篮球队练习打篮球,但同队孩子都越长越高,唯独她的孩子身高几乎没有变化。医生建议给孩子打生长激素,否则会错过最佳生长期。焦虑两年后,冉莹颖最终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此事引起众多网友热议,特别是有相同焦虑的家长不禁会问:生长激素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打呢?
通讯员 杨璞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宇
判断孩子身高是否达标,要动态观察生长曲线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单位儿科小儿营养发育专科门诊副主任医师龚琳霞介绍,相关资料显示,邹市明和妻子冉莹颖身高均为162cm,按照遗传下一代男孩的身高应在168.5cm左右。显然,父母对这个遗传身高是不满意的,所以采取了生长激素治疗。他们11岁的儿子身高136.6cm,较同龄儿童偏矮,但未达到临床矮小标准。判断孩子身高是否达标,并不能以某一个时期小孩的生长为指标,而是要动态观察孩子的生长曲线。所以,可以先监测生长速度,检查骨龄,11岁的男孩存在发育的问题,要同时了解孩子的性发育情况,到医院专科综合评估是否需要药物干预。
环境因素应重视,定期生长监测非常重要
孩子的身高主要受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影响,一般来说,遗传因素占60%~70%,所以遗传因素在小儿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父母双方的遗传基因决定了孩子生长发育的潜力。后天环境因素占30%~40%,包括内分泌因素、营养状态、疾病、生活习惯、精神压力等,比如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对孩子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时分泌旺盛,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孩子的生长,长期睡眠不足也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适当运动,如跳绳、打篮球等,能刺激骨骼生长,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身体发育。所以后天的环境因素也是相当重要的。判断孩子身高是否达标,并不能以某一个时期小孩的生长为指标,而是要动态观察孩子的生长曲线,所以定期生长监测非常重要。
冬季打好基础做足准备,中医干预有必要
龚琳霞介绍,如果年生长速度正常、一年生长速度5~6cm,身高在±1SD(第25百分位与第75百分位)之间,大多情况都是正常的。
中医认为儿童“脾常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儿童青少年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需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提供保障;肾藏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的功能,直接关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肾有赖后天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的充养。因此脾胃和肾功能强弱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生长不足的孩子可以在秋冬季借助膏方及中医外治帮助孩子辨证调理,调补好正气,为来年孩子的生长发育“黄金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