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马卿 记者 王晓宇)近日,连云港一名男子独自在野外钓鱼时突发心绞痛,连云港市急救中心接到求助后,一时无法获取患者准确位置。急救人员与患者保持通话,通过对方对救护车警报声的反应,逐渐缩小搜索范围,最终成功找到躺在草丛中的患者。
2024年12月31日下午5时54分,连云港市急救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报警,一名年逾六旬男子外出钓鱼,其妻子打电话求救,称她的丈夫突发心绞痛,非常痛苦无法行动。接到指令后,急救人员迅速赶往现场。
由于事发地点极为偏僻,男子无法准确描述具体地点,只说大概位于郊区某处河堤。一名急救医生尝试通过微信定位患者位置,但对方表示手机无法使用微信,随后又嘱咐患者保持平静,平躺等待救援,并全程通过电话指导患者进行自救。
根据男子电话中的描述,救护车驶至市区东北方向的大浦闸附近,现场周围荒草茂盛,随着夜色渐浓,进一步增加了定位和救援的难度。急救人员没有放弃,持续与患者保持电话联系。
“您能听到救护车的警笛声吗?”“听不见。”“现在呢?”“能听见,但是警报声音很小。”“听见了,警报声变大了,等等,警报又变小了。”通过患者对警报声的反应变化,急救团队逐步锁定男子的大致方位。急救人员携带必要的急救器械,徒步缩小搜索范围。他们拨开荒草丛,沿着崎岖不平的河堤摸索着前进,辟出一条救援道路,终于发现躺在荒草丛中的患者。
急救团队发现男子生命体征尚且平稳,并与随后赶到现场的民警协作,将患者抬上救护车。后经进一步诊断,患者被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当晚被紧急转往南京接受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