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1月7日农历腊月初八,正是腊八节。2025年蛇年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吃一口五彩缤纷的腊八饭、泡一瓶圆圆的腊八蒜……“年”味儿越来越浓。
节日传统
过了腊八就是年
新年事事“粥”全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时间是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其实,“腊八”的“腊”原本是蜡烛的“蜡”,节日时间也并不固定在每年的腊月初八。
腊八节的前身是上古最重要的年终祭祀——蜡祭。《史记·补三皇本纪》载,“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也就是说,蜡祭是祭祀天地神明以祈祷农业丰收的节日。《礼记·杂记下》里提到,孔子的弟子子贡曾去围观蜡祭典礼,孔子问他观感如何,子贡回答“一国之人皆若狂”。看来,当时人们过蜡祭着实是热闹非凡。
“蜡”什么时候变成“腊”的?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祀典》里给出答案:“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祭祀其先祖也。”汉代腊祭的时间,被定在“冬至后三戌”。由于冬至在农历中并不是个固定的日子,它之后的“第三个戌日”每年也不一样,并没有固定在哪天。直到魏晋南北朝时,腊祭才被定在腊月初八。此后,“腊八节”逐渐成为一个时间固定的全国性节日。
说起腊八节美食,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腊八粥。这口腊八粥,宋代人就已经在喝了。记录北宋都城汴京习俗的《东京梦华录》中说:“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最开始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糯米等煮成的,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各地也形成了自家风味。以江苏这个南北兼具的省份来说,有咸甜两种口味的腊八粥,甜口的用红枣、红豆、花生、桂圆等熬煮;咸口的则放入青菜、山芋、茨菰、腊肉等食材。
除了腊八粥,全国各地还有不同的腊八美食:北京有腊八糕、陕西有腊八面、湖南有腊八豆、安徽有腊八豆腐……
舌尖上的腊八节,吃的不仅是味道,更是年味,是一种家的温暖和美好的祈愿。国家级非遗南京白局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黄玲玲回忆,南京有首民谣唱道“腊八吃饭同一桌,吃好吃坏总是乐”,毕竟“过了腊八就是年”。
习俗差异
甜口VS咸口
你爱哪一口?
腊八粥有甜、咸两种口味,你钟爱哪一口?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和各种豆类。
青菜是咸腊八粥的主角,切碎煸炒,然后加入黄豆、蚕豆、豌豆、花生、山药、冬笋、菱肉、荸荠等一起熬制。
南京农业大学的高哈尔·艾盘来自新疆,她说:“我们家乡喝的是甜粥,腊八节当天还有吃肉的风俗。”来自河北的闫永晢说自己的家乡腊八节喝的也是甜粥,而且会制作腊八蒜。该校家乡为北京、山东、山西等地的学生大多表示,他们在腊八节喝的是甜粥。
南航经管学院大二学生兰斐涵来自四川成都,她说自己的家乡腊八节甜粥、咸粥都有,“我们那边喝粥,还会吃辣椒,甜、咸、辣都可以。”
山东人李晓静在南航读研一,她说在北方一般过节都是吃饺子,腊八节也不例外。“我爱喝咸粥,在我看来甜口的粥和咸口的一样,都是很正常的存在。”
来自无锡的王心怡喜欢甜粥,家乡人一般腊八节都是喝甜粥,“白粥加咸口小菜还正常,小米粥加盐就不太能接受。”
无论咸甜,每一口腊八粥都是家的味道,令人幸福又温暖。
地方民俗
盐城腊八煮“五豆”
这首民谣听过没
1月7日,腊八节主题系列读书活动在盐城市盐都区图书馆举行。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民俗专家现场为广大书友介绍了腊八节的由来、传说和旧俗,以及腊八粥的做法。
盐城有些地方称“腊八粥”作煮“五豆”。民谣曰:“绿豆绿,莫忘苦当初;黄豆黄,莫忘做文章;豇豆豇,莫忘菜汤汤;蚕豆蚕,莫忘三更寒;豌豆豌,做官且莫贪。”总之,“腊八粥”正在向富有营养的风味转变,更具新时代气息。
在盐城的西乡,人们会搓些糯米粉圆子,东边则佐以杂粮、麦面等,故有人又称腊八疙瘩。腊八粥以其稠软黏、甜咸均可等风味深得大人、小孩喜爱。据说,吃了这种粥,一可提醒人们勤俭持家,二可保大人小孩平安,三可预祝来年丰收。因为寓意吉祥,所以流传至今,并形成颇为有趣的节令佳食小吃。
“如今的‘腊八粥’不只是一种应景的时令食物,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养生价值。”盐城民俗学者、盐都区图书馆研究馆员王登佐表示。
万象更新
“三九”与冷空气上线
明后天最低-7℃
民间俗称“腊八腊八,冻掉下巴”,不过前几天偏高的气温,让这个腊八不算特别冷。只是,偏高的气温很快将按下暂停键。1月8日长江以南地区最高气温还在两位数,受冷空气影响,9日起全省最高温将跌至个位数。早晚更加冻手冻脚,8—10日全省最低温都在零下,9—10日只有-7℃左右。气温变化剧烈,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
都说“三九四九冰上走”,随着新一轮弱冷空气来袭,9—10日江苏大部分地区有冰冻。
1月8日进入“三九”,受冷空气影响,全省气温快速下降,今起三天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都将跌至零下,9日沿淮和淮北地区-7~-6℃,其他地区-4℃左右;10日最低温度:东南部地区-3℃左右,沿淮和淮北地区-7~-6℃,其他地区-5℃左右。11—12日最低气温稍有回升,不过仍是在零度线附近徘徊。
最高温也快速下滑。8日,沿江和苏南地区10~11℃,淮北地区5℃左右,其他地区7~8℃;9日,沿淮和淮北地区最高温度2℃左右,其他地区3~4℃;10日,全省最高温度4~5℃。
以南京为例,1月8日开始,全市最低气温将来到0℃以下,预计早晨最低气温在-1℃到0℃。9日开始,冷空气影响较为明显,最低气温将来到-3℃到-2℃,部分地区有冰冻。10日,最低温更是来到-4℃到-3℃。
南京三日天气
今天 多云 偏北风4到5级阵风6级 -1~10℃
明天 多云 西北风4到5级阵风6级 -3~5℃,有冰冻
后天 多云到晴 西北风3到4级 -4~5℃,有冰冻
暖胃暖心
南京人组队“炫”粥
暖心腊八粥,开启南京年味。1月7日,南京多个街道社区组织煮粥免费送给辖区居民、户外工作者等。
上午8点多,玄武区梅园新村街道明故宫社区熊猫餐厅,社区工作人员正在给附近居民盛粥、派粥。冬天里喝上一碗软糯香甜的腊八粥,居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梅园新村街道梅园新村社区,“腊粥暖心 八宝添福”活动正在“小红梅”举行。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志愿者早晨6点多就开始忙活,赶在活动举行前给居民端上一碗碗暖胃的腊八粥。
一大早,秦淮区红花街道春天家园社区,浓郁的粥香就从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飘出来。“红枣、花生米、核桃仁、糯米……煮出来喷香!”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场,春天家园社区还安排了送春联活动,邀请爱好书法的志愿者为大家现场书写,迎接新年的到来。
在南京鼓楼区湖南路街道南秀村社区门口,居民们排着队领腊八粥。“我们每年都会组织送腊八粥,今天一大早就开始熬粥,半个小时送出去100多碗。”社区工作人员说,他们还为附近的环卫工人送上腊八粥。
在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春江社区,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糯米、红豆、莲子、桂圆等食材,一大早熬制了香浓的腊八粥,送到居民手里。大家纷纷表示,喝了这香暖四溢的腊八粥,年味更浓了。
考虑到独居、空巢和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南京不少街道社区还提供上门配送服务。
当天上午,鼓楼区幕府山街道五塘新村一段社区开展“共煮腊八粥,同享社区情”腊八节主题活动,除了现场派粥,志愿者们还为社区的高龄、孤寡、独居以及行动不便的老人们送去爱心粥。
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景明佳园社区工作人员也上门给辖区的残疾独居老人和空巢双老家庭送粥。
当天,现代快报记者跟随梅园新村社区党委副书记张赛丽,为辖区困难群众、独居老人、高龄老人等上门送粥。
同日,玄武区新街口街道长江路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共同开展“浓情腊八节,温暖邻里情”主题活动,上门为辖区孤寡独居老人送上暖胃又暖心的腊八粥。
本版撰稿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胡玉梅 张文颖 李楠 于露 姜振军 徐红艳 马壮壮 蔡梦莹 孙苏皖 史童歌
实习生 刘伊璐
本版摄影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赵杰 钱念秋 顾闻 王玉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