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今年元宵节,你家吃什么馅的汤圆(元宵)?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市场上的汤圆,不仅颜值越来越高,馅料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健康,部分品牌更是添加了枸杞、山药、茯苓等中药材,打起了“养生牌”。
据中新经纬
汤圆打起“养生牌”
春节和元宵节是汤圆的销售旺季。盒马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大年初七(2月4日)盒马汤圆、元宵类商品迎来第一波销售高峰,当天销售同比(农历)增长87%。1月22日至2月10日,盒马汤圆、元宵商品销售整体同比增长40%。
健康化是今年汤圆市场的一大趋势。据盒马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盒马上新了一款自有品牌的芋泥栗蓉小汤圆,主打小个头、五分糖。
2月10日,记者在北京市场走访时发现,超市中售卖的汤圆产品中,有不少都打出了“零蔗糖”“低糖”以及“粗粮”的卖点,比如思念的“零添加蔗糖大黄米黑芝麻汤圆”、三全的“三全凌低糖汤圆”,湾仔码头的晶彩水晶汤圆也加入了健康元素,以藕粉入皮,紫薯等粗粮入馅。
继去年的“中药月饼”之后,今年的汤圆市场也刮起了中药风,三全、思念两大速冻食品巨头均推出了“五黑”“五红”汤圆。其中,三全食品联合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推出“食养汤圆”,包括“山药五黑汤圆”“山药五红汤圆”“红枣桂圆银耳汤圆”“茯苓薏米赤豆汤圆”,主打“传统食养,药食同源”。
在北京市海淀区某连锁超市内,记者看到,这里有一款三全“食养汤圆”在售,即“山药五黑汤圆”,售价12.9元/袋(400克,20颗)。在外包装上,该产品宣称“一口吃到5种黑食材”,即黑麦、黑豆、黑枸杞、黑芝麻、黑米,其中以山药、黑芝麻入皮,5种黑食材入馅,并强调特别添加了益生元。从价格来看,三全“山药五黑汤圆”与超市内其他同品牌汤圆产品相差不大。至于三全“山药五黑汤圆”的销量如何,超市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
2月11日,记者在三全食品京东自营旗舰店上看到,前述四款三全“食养汤圆”售价均为15.35元/袋(400克),其中“山药五黑汤圆”销量显示“已售100万+”。
思念食品也推出了“五黑养生汤圆”“五红养生汤圆”,其中“五黑养生汤圆”添加了黑芝麻、黑全麦粉、黑糯米粉、黑加仑葡萄干、黑米;“五红养生汤圆”添加了红高粱、红糖、红皮花生、红枣、红枸杞。
2月11日,记者在思念食品京东自营旗舰店看到,“五黑养生汤圆”“五红养生汤圆”售价14.75元(400g),销量均显示“50万+”。
五芳斋也推出了“药食同源”汤圆,包括阿胶红糖枣泥汤圆、铁皮石斛黑芝麻汤圆、藜麦黑芝麻汤圆等,在五芳斋京东生鲜京东自营旗舰店售价24.65元/袋(300克)。
除速冻食品品牌外,有医院也推出了“中药汤圆”。
据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微信公众号,罗湖区中医院治未病科团队与梧桐药膳坊研制推出2025年乙巳蛇年“五行汤圆”,依据五行属性搭配相应食材。其中,“木行汤圆”(绿色)含玫瑰花、桂圆、枸杞等;“土行汤圆”(黄色)含山药、茯苓、红枣、花生等;“金行汤圆”(白色)含金桔、杏仁、百合等;“火行汤圆”(红色)含灵芝、白莲蓉等;“水行汤圆”(黑色)含桑葚、黑芝麻等。
2月10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罗湖区中医院梧桐药膳坊,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上述“五行汤圆”已于2月10日上线,每份售价6元(5颗),目前仅支持堂食,未推出礼盒装。“我们刚开始卖,来吃的人还不是很多。”
“中药汤圆”药物功效如何?
“中药奶茶”“中药面包”“中药冰淇淋”“中药月饼”“中药汤圆”……近年来,消费者日常饮食中的“中药”元素越来越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
2024年8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地黄、麦冬、天冬、化橘红等4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至此中国一共发布了106种“药食同源”物质。
记者注意到,三全“山药五黑汤圆”也在产品包装上特别标注了“本产品中药食同源食材为山药、黑芝麻、枸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副教授田昕表示:“随着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食品中添加了中药元素。‘中药汤圆’相较于普通汤圆,的确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但前提是选对适合自身体质的产品。在中医中,黑色食品对应人体的肾脏,红色食品对应人体的心脏。”
田昕同时表示,市场上一些主打“药食同源”的食品,药用价值有限。“消费者的摄入量有限,想要通过这些食品达到特别好的药物效果,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对于消费者来说,在‘对证’的前提下,首选‘药物食品’是对的,但也不能期望它有太大的药物功效。”
以三全“山药五黑汤圆”为例,其配料表排在前三位的是白糯米粉、水、食用油脂制品,黑芝麻(不少于5.8%)排在第四位,山药(不少于1.2%)排在第十位,黑麦粉(不少于1%)排在第十一位,黑豆粉(不少于0.5%)排在第十三位,随后是黑米粉(不少于0.5%)、黑枸杞(不少于0.2%)。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上应标示配料表,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中药+”食品抓住了消费者对大健康产品的需求。随着大企业的加入,以及年轻消费群体健康、养生需求的持续高涨,中药餐饮赛道将不断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