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泰州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这也是继获批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城市后,泰州再获重磅“国字号”,为“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进一步提供强劲支撑。
据了解,本次发布的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全国仅26个,江苏只有2个。泰州凭什么入选?
产业能级不断升级为要因。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制造业涵盖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产品销售的全链条物流活动,其物流量巨大,涉及领域广泛,支撑物流业发展。另一方面,物流业降本增效又有助于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从而推动制造业发展,进而形成制造业与物流业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泰州主导产业稳步发展。“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项目”入选“全国百强质量强链重点项目”,8个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兴化市海洋装备用特种合金材料及制品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制造业稳健发展有力促进了物流业持续壮大。
此次能获得国家级“金字招牌”,也缘于泰州水运枢纽地位持续提升。水运运载能力强、成本低,具有独特运输优势,泰州水运资源禀赋突出。泰州内河航道网密度、长江岸线单边长度、水路货运量占比、泰州籍营运船舶数量、水路货运量占比均位列全省第一。2024年,泰州港吞吐量4.58亿吨,居全省第二、全国第十一。泰州正逐步建成“纵连南北”“横贯东西”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粮食、煤炭转运中心,对国家沿海、沿江战略通道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兴化、姜堰、海陵锚定内河航道增量资源,致力发展“陆改水”“散改集”。兴化、姜堰港集装箱吞吐量年增长40%以上,兴化港建成海关监管区,海陵港正式挂牌打造苏中多式联运示范项目。
成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因素,即泰州物流产业项目不断集聚。中粮集团、益海嘉里、汇福粮油等一批世界级粮食龙头企业重大粮食码头项目如颗颗珍珠,在泰州长江沿线熠熠生辉;国能集团、深国际、中外运等世界500强企业一批百亿级重大能源和物流项目成为泰州物流板块“压舱石”;泰州城北智慧冷链物流园、苏中智能化冷链物流仓储中心、兴化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产业园等一批十亿级重大冷链项目落地,为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夯实基础;而兴化港、姜堰港海关特殊监管区项目和海陵港苏中多式联运项目,则为泰州内河航道集疏运体系畅通“毛细血管”。
记者了解到,三块国家级“金字招牌”在手,泰州市发改委已前瞻性谋划下一步工作,将以更大格局,打通对外交通“大动脉”,畅通市内交通“微循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以水为主,江海河、公铁水空协调发展的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同时,结合泰州实际科学编制建设方案,充分用好用足政策红利,统筹推进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国家物流枢纽三大“国字号”建设。
单友健 陈玉亭 毛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