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博物馆内,有块著名的“刘德华”城墙砖。这事很多人都知道。
但,还有你不知道的……
细看这块砖,砖文是:“总甲黄原亨,甲首刘德华,小甲简文华,窑匠晏文叁,造砖人夫刘德华”。
咦?怎么一块砖上有两个刘德华?刘德华到底是啥职务?刘德华是哪里人?南京城墙上有多少个刘德华?
今天,文脉君带你来“搬砖”。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凡 白雁/文
顾闻/视频
参考书目《城铭流韵——南京城墙库藏精品砖文图录》
先看一组数据
南京城墙
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巅峰之作
现存25.091公里
14世纪中后期
近百万工匠参与修筑
建了四重城垣
历时28年
全城约耗城砖3.5亿块
城砖哪里造?
你大概想当然地回答是南京造。其实,南京城砖并非只在南京造。
当时参与造砖的大致为直隶、湖广行省、江西行省三地所属部分府、州、县,大约包括今长江中下游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个省份。
除了地方,中央工部和军队卫所也参与了南京城砖的烧造。
总计造砖单位约200个。
砖文有啥门道?
烧制城砖分四步。
第一步:选土暖水。
第二步:练泥压泥。
第三步:制坯阴干。
第四步:装窑烧窑。
技术问题,就不展开说了。不过你需要知道的是,砖文的制作在第三步。
为了确保砖的质量,同时便于统计各地所摊派的砖数量,在烧制南京城砖的过程中出现了砖文。目前发现,90%以上城砖带有砖文。
砖文的内容属于“物勒工名”,不仅包含城砖的烧造产地信息,还包括督造官吏的职务、姓名,以及基层造砖人员的身份及姓名信息。
9级责任制
仔细研究一下砖文责任制,责任人有9级。如果砖出了问题,9级人员都要问责。
督造官吏共4级,分为府级提调官、司吏和县级提调官、司吏;基层责任人共5级,分为总甲、甲首、小甲、窑匠、造砖人夫。
提调官是督造事务的第一责任人。府、州、县的提调官一般由府、州、县的各级官员担任,像知府、知州、知县这一类地方行政最高长官都会担任。
司吏是督造事务的第二责任人,同时也是具体的办事人员。
总甲、甲首、小甲是基层组织管理人员,一般由家里田多丁多的人来担任。
窑匠是城墙砖烧造的关键技术人员,造砖人夫是参加赋役的普通百姓。
一身多职的刘德华
了解了责任制,再看刘德华的那块砖文,你就看懂了刘德华的职务。
“总甲黄原亨,甲首刘德华,小甲简文华,窑匠晏文叁,造砖人夫刘德华”。
甲首,即甲长,既是明城砖烧制中的农村劳役组织管理者,也是造砖人夫。在甲首名下,辖若干小甲。
造砖人夫,是直接参与征制城砖工役的百姓。其中包括取土、过筛、搅拌泥土、装坯、制印、晾干、装窑等多项繁重的体力劳动。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马麟告诉文脉君,刘德华是一身多职,不仅是负责烧砖工作的农村基层组织者“甲首”,而且还是直接参与城砖制作的“造砖人夫”。足见他是个技术骨干。
城砖的砖文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信息库,里面蕴含了很多的历史信息。
刘德华是江西人
知道刘德华是干啥的了,那么,他是哪里人呢?
翻看这块城墙砖的另一面,就能找到答案。
常见的砖文一般位于城墙砖的两个侧面,一侧是督造官吏,另一侧是基层责任人。
在这块“刘德华”砖的另一面写着督造官吏——瑞州府提调官程益司吏艾诚/上高县提调官县丞吕翊司吏赵用宾。
刘德华的身世揭开了谜底。他是瑞州府上高县人,就是今天的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
马麟还透露,南京的“刘德华”砖不止城墙博物馆收藏的这一块,在南京城墙上还藏着“刘德华”砖。
南京已发现16块
“刘德华”城墙砖
现存25公里的南京明城墙,“刘德华”砖在哪里找得到?南京城墙博物馆副研究员王腾为文脉君指点迷津。
以中华门为代表的南线城墙,发现了5块“刘德华”城墙砖;
北线城墙神策门到太平门段,发现了4块“刘德华”城墙砖;
西线城墙仪凤门到挹江门段,发现了5块“刘德华”城墙砖;
东线城墙暂没有发现,不过位于城市东侧的午门遗址有一块“刘德华”城墙砖……
如此算来,南京目前已发现16块有“刘德华”铭文的城墙砖。
文脉君找到了中华门城墙上的两个刘德华,更多的“刘德华”城墙砖等着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