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发布

40天90.25亿人次“迁徙”,多项数据创新高

春运落幕,今年有啥不同?

2月22日,为期40天的春运正式落下帷幕。记者从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获悉,根据专班数据,预计春运40天(2025年1月14日至2月2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90.25亿人次。这40天里,全国公路、水路、铁路、民航出行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全国公路网运行平稳有序

2月22日,记者采访过程中,通过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的监测屏幕,能看到全国各地高速公路运行整体平稳有序,局部路段车流量仍然比较大。

当天,受天气影响,河北、山西等部分省区的路段处于封闭状态。其他基本恢复如常。

在春运的40天里,恰逢南北方遭遇寒流比较频繁,天气影响路况,但没有影响到人们出行的热情。

铁路、民航、水路旅客发送量创历史新高

40天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为90.25亿人次,这意味着出行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出行保障也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具体来看,预计铁路客运量为51362.7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为839027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为716949万人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为122078万人次),水路客运量为3115.4万人次,民航客运量为9018.97万人次。

盘点2025年春运,有两个主题词,首先一个是旺,出行的人流旺、人气旺,相关部门预计,今年春运铁路旅客发送量和民航的当日旅客发送量,都突破历史最高水平。水路发送旅客量也创历史新高,仅春节期间,国内出游就达5.01亿人次。

另一个主题词是新,出行理念新,出行的方式新。今年春运,全国铁路3000多公里的新线首秀,在超过600万公里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当中,涌现出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公路出行呈现五大特点

今年春运以来,公路网运行主要呈现以下5个特征:

一是公路气象状况多变且复杂。春运以来,我国天气冷暖起伏较大,对交通出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地公路部门持续加强气象会商,提前预置保通力量与装备物资,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二是总体呈“春运前期后期波段起伏,春节期间前低后高”的特征。春运以来,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超过4000万辆,较2024年春运同期增长4%,跨省长距离出行明显增多。

三是小客车自驾出行持续保持主体地位。春运以来,全国高速公路客车日均流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3%。

四是新能源车流量较同期增长近六成。高速公路新能源车日均流量超过700万辆,较2024年同期日均增长57%。

五是路网通行情况明显向好。春运以来,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拥堵缓行1000米以上的路段,比2024年同期下降30%。图文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