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法国小伙马库斯离开了中国。
他捐赠了618张外祖父劳伦斯拍摄的日军侵华照片,短短的八天行程,马库斯在中国收获了无数网友的点赞和敬意,他说:“我要把真相还给无数中国人,捐赠照片只是第一步。”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梦云/文 刘畅/摄
捐赠
2月20日上午,马库斯和他的两个朋友松松、士杰早早抵达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这是他们此次中国之行的重要一站。连续多天的奔波,马库斯几乎没有睡过一个整觉,脸上已经略显疲惫和倦意。但是站在纪念馆门口,拿着手提箱,他依然十分激动,“是缘分把我们带到了这里,今天捐赠照片只是第一步。”
这些照片劳伦斯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大量照片记录了日军侵华的暴行,照片中包括四行仓库、上海外滩插着日本国旗等画面,甚至还有照片至今残留血迹。
时隔八十多年,这些照片被这个95后的法国小伙漂洋过海带回中国,目的就是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来到中国,马库斯受到的关注度超乎他的想象。2月18日,马库斯的母亲给他打来视频电话,对儿子给予支持和鼓励,“你们正在追随我父亲的足迹,我的父母一定会为这段历史的传承感到无比自豪和荣幸,也谢谢所有支持这趟追寻真相旅程的中国朋友。”
一张张历史照片,就是一份份铁证。这些照片都被放在一个黑色的手提箱中,每次取出照片前马库斯都会戴上手套,“这是1937年8月的南京路,照片的背面写着丢下炸弹,很显然是日本人在酒店前丢下了炸弹。”很多照片背后都有劳伦斯写下的备注,他把这些只言片语和照片一起寄回法国,正是因为这样,这些照片才在战乱年代得以保存。
2月20日,捐赠顺利完成,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已接收了照片,后续会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鉴定。马库斯坦言,完成捐赠后心情轻松一些,同时非常期待鉴定结果。“希望能得到更多关于外祖父和中国抗战的信息。”
发现
2021年,在收拾外祖父的车库时,马库斯从一本被保存在防水袋里的相册里看到这些照片。一段尘封多年的家族记忆,就此打开。
罗杰·皮埃尔·劳伦斯在中国生活了多年,经营着一家植物园。在上海结婚后有了三个孩子,其中有两个孩子在中国出生,也在中国的学校读书。他们一家原本计划留在中国定居,但日本入侵后,生活发生了改变。战争爆发后,马库斯的外祖父辗转越南、澳大利亚等地最终回到法国,于1993年4月28日去世。
如今,马库斯家族见证过日本侵华罪行的幸存者,只剩下马库斯的舅舅马克·劳伦斯。可惜的是,年幼的马克亲眼见证了日军的暴行,又看到弟弟、妹妹因日军而丢了性命,回到法国后他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
这段家族往事,一直是马库斯家人心中的伤疤,直至现在,不管是日本侵华还是遗物照片,在马库斯家里都是禁忌话题。马库斯说,回忆起这段家族经历,母亲常常以泪洗面,一边哭一边找资料,并向马库斯讲述长辈们在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亲身经历。
在马库斯眼中,外祖父就是英雄,他冒死拍下了这些照片。“从外祖父拍的照片中,我看到了真实的日本侵华历史。我害怕、震惊……无法入睡。”这些触目惊心的照片,让马库斯承受了不小的心理冲击,为此他还接受了专业的心理治疗。
此次来中国,马库斯也尝试寻找照片中外祖父的中国朋友的后代,“这比我想象中的要困难,也有可能他们的后代早已死于当年的战争中。”
记住
在法国,很少有人知道日军侵华的历史,马库斯坦言自己在法国上学时从未学过这段历史。
马库斯是一名老师,他认为,年轻一代有学习的欲望,但不是通过课本。“所以我们决定用AI来制作这些照片,让这些照片以某种方式重生。目前是采用AI增强技术,让这些照片更具有细节,将来我们希望外祖父劳伦斯‘活’过来,由他来讲述自己的经历。”
马库斯和朋友们在法国还成立了一个协会,目前也正在联系一些书籍出版社,准备向全世界发行相关书籍。他们已经在着手建立一个网站,届时会在网站上将这些老照片里的故事讲述给全世界,并通过这个网站展示一些旅游信息和中国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在。
对于中国网友的关注,马库斯说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和关爱,“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不是英雄,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也有一些网友认为马库斯是为了博取流量,对此他表示,捐赠这些照片只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历史的真相,而不是蹭流量炒作。
采访过程中,马库斯突然说了一句日语——“我会去日本。”这段痛苦的遭遇,让马库斯的家人至今难以面对日本,但马库斯说,我们是在传递和平的信息,而不是战争的信息,这非常重要。他想向日本人讲述家族的这段经历,让日本人了解历史的真相。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真相不应被掩盖,历史不容篡改。刚刚结束访华旅程的美国小伙埃文·凯尔,扛住多方压力,毅然向中国捐赠二战相册。日本友人大东仁捐赠日本警视厅建筑课课长石井桂的调查报告《关于上海、南京的防空设施》及调查的原始文件,涉及下关码头日军屠杀……当这些历史碎片越聚越多,历史真相也终将被完整还原,这也是我们守护和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