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杨孔柱
去年国庆期间,我们到如山湖度假,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很适宜老人居住休养,而且离城不远,从南京驱车前往不过七十分钟。
刚到的那天,晚饭后,我和老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老伴又像往常一样对我说:“揉揉腰,边看边揉。”我也习惯性地伸出右手在她后背上按摩起来。
这些年来,特别是退休之后,孩子不在身边,家里就是我们老两口共同生活,老伴颈部、脊椎不太好,每天都让我给她揉揉捶捶,说是能够缓解一下疼痛,轻松舒服一些。晚上入睡时,我也要为她揉按一会颈部,捶捶后背,然后才能进入梦乡,这已经成为一项“常规动作”。过去我对这些“举手之劳”从未有过“总结提炼”,有一天突然“感悟”似的对老伴说:“现在我才发现,我成了你的‘三大员’了。”
老伴不解:“啥‘三大员’?”我朗声道:“就是护理员、炊事员、驾驶员。”
老伴一听,呵呵笑起来,十分得意而又开心。
这些年来,不论是回宿迁老家探亲访友,还是到南通看望她的大哥大姐,或是每月到如山湖小住几日,老伴总要我一同前往,有时甚至是用命令口气:“走,跟我一起走,你一个人在家想干什么?”
因为老伴不会开车,我就成了她的专职驾驶员。当然坐车也可以去,但不如自己开车更方便一些,况且有时还要携带不少东西,大包小包的,往后备厢一放就行了。
老伴也不是不会炒菜做饭,就是做起来太慢且乱、先炒什么后放什么没有头绪。择一把韭菜要半天时间,炒一盘菜锅台案板上堆得满满当当。退休前有一回我出差在外,家里来了一位老大姐,她让人家坐在客厅看电视,自己在厨房洗呀切呀忙了一个下午。老大姐后来对老同学讲,当时听到厨房里叮叮当当、噼里啪啦,心想不知道要炒多少菜哩,结果端上桌一看,连荤带素就三个菜,还有一盘是现成的咸鸭蛋。老同学们听了都忍俊不禁。
我倒是喜欢买菜做饭,刷锅洗碗。这或许归功于当年在部队工作时,经常到炊事班“帮厨”,学会了炒菜做饭,就连和面、擀皮、剁馅、包饺子这一套流程我也如鱼得水。所以家里来了客人,买买烧烧,轻而易举就能做八九个菜。当然现在一般不在家里做了,但是进馆子点菜什么的老伴也不会,还得我亲自出马。
做家务做到享受的境界,双方都会感到愉悦。有一次饭后,老伴收拾起碗筷准备到厨房洗。我忙说:“你不要没事找事,该我做的事,你不要抢着做,这不是要闹矛盾嘛。”老伴哈哈大笑,“好,好!”甩手而去。从此,洗锅碗这活儿就被我彻底承包下来了。
我说的这些都是实情,老伴从未否认过,当然我也不是自吹自夸。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也是我乐意做的事。一撇一捺,合成一个“人”字;一女一子,成就一个“好”字。夫妻俩不就是这个“人”字、这个“好”字吗?!
夫妻一家,不分你我;男人女人,各有所长。老伴也有老伴的优点,比如打扫卫生、洗晒衣物、收拾房间、整理内务等,都是她的专业、强项。除此之外,老伴还喜欢读书与写作,古今中外名著看了不少,退休后又上了老年大学,每天坚持写字作画。几年来,她临摹颜真卿、王羲之的字帖,有模有样,颇见功力;她画的素描、油画也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夸赞。老伴的这些优点,非我能及。如此说来,为老伴服务,做好“三大员”,还不应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