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江苏文脉

南京中山陵石狮子竟是北京户口?

定王府旧照

如今的中山陵石狮

中山陵航拍图

民国报纸报道《定王府拆卖砖瓦》

《时事新报》报道宋哲元等赠石狮

《北平益世报》报道石狮运抵南京

《江苏文库·研究编》之《江苏地方文化史·南京卷》记载,中山陵为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陵墓,位于东郊紫金山南麓,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假如中山陵的一对石狮子会说话,大概会这么聊天:

“你看这些游客兴得一头核(huō)子!”

“你真是来南京久了,口音都变了。”

“对对对,不应该问他们‘啊吃过啦’,应该问‘吃了吗您呐’。”

“干么四啊,你要笑死我。”

“哈哈哈,你的南京话也很溜嘛。”

你们去中山陵的时候注意过陵门口的这对汉白玉石狮吗?

鲜为人知的是,它们是清代北京定王府的旧物,最初仅被卖了1500块大洋,还差一点被法国商人运去巴黎,几经辗转才来到南京。

今天,文脉君就来韶一韶中山陵的“石狮奇遇记”。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然 张文颖/文 赵杰/摄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老家定王府

南京地方史研究者王重阳告诉文脉君,中山陵“石狮奇遇记”是聊天聊出来的。

四川省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台儿庄战役研究会理事左中仪是他的好友,在一次聊天中,乾隆第10世孙、吉林省满族经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爱新觉罗·闿源告诉左中仪:“中山陵门口的狮子就是我们家的,我爷爷金意庵小时候经常爬到两座石狮上玩。卖定王府那一年他刚满16岁,目睹了售卖过程。”

意外得知这段渊源后,王重阳和左中仪查阅了大量民国时期的报纸,结合后人回忆,还原出了这段“石狮奇遇记”。

定王府原址位于北京西城区,占地四十余亩,门口有石狮一对。清朝灭亡后,王府逐渐衰败,后人靠着变卖家产、古玩与字画度日。

到了1928年,已是山穷水尽的定王府后裔将定王府整体卖给了比利时华比银行北平分行行长丁济谦,售价15万大洋,而王府门口的这对石狮仅卖出了1500块大洋。

“疑似古物,不得出洋”

丁济谦无疑是做了一次失败的投资。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人心惶惶,人们对买房也失去了兴趣,特别是王府这种大宗房地产。

偌大的王府砸在手里,这可怎么办?1934年,丁济谦决定将定王府拆开售卖,能赚一点是一点。拆下的王府旧砖瓦就地抛售一空,府中上等老黄松木梁柱被卖给了青岛湛江寺,定王府的北半部分地皮卖给了天津韩姓富商。

而据丁济谦鉴定,定王府的这对石狮是明成祖朱棣修筑紫禁城时所琢,在当时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于是,他以7000块大洋的价格把这对石狮卖给了法国商人。

1935年,买下石狮的法国商人想把它们运去巴黎,但被海关以“疑似古物,不得出洋”为由,拒绝通关。

法国商人不甘心,于是让工匠把石狮表面凿成粗糙不堪的样子,冒充当时的石雕。但海关请来(北平)古物保管委员会鉴定,依然没有让他们得逞。

虽然这对石狮没有流失海外,但也因此遭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如今的它们,表面依然凸凹不平,缺失细腻光滑的包浆层。

“旧府古狮,出洋受阻”,当时多家报纸报道了此事。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在南京也得知了这一消息,他觉得新近落成的中山文化教育馆门前缺瑞兽,于是委托时任察哈尔省主席的宋哲元将这对石狮买下。

法国商人运也运不走,因故不能交款,逾期未履行,前面的合约自然作废,宋哲元也就买到了这对石狮。

石狮的两京旅行

石狮如何南运?换了至少三种交通工具。

1935年5月31日的北平《世界日报》详细报道了石狮启运的全过程:“雇工一百人,用特制铁轴大车,并绳套、铁杠等,运至府门前,先用巨绳将狮捆扎停当,然后用起重机将左首之一只搬至车上,用骏马十匹拖车缓慢运至西直门车站。二次返回,将另一只运去,闻两狮重量约二万五千斤,沿途观者甚众。抵站后,又搬至平绥特备之铁棚车内,于一时半开车离平。”

运输这对石狮也花费了不少钱。据报道称,从定王府至西直门车站,花费了350块大洋,从浦口渡江至中山陵园,约花费了1500块大洋。

石狮运抵南京后,中山文化教育馆理事会并没有将它们留下,而是转赠给中山陵园管理处,安放在中山陵陵门口的两旁。

1937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中,中山文化教育馆被炸成了一片废墟。幸好石狮安放他处,才幸免于难,再次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20世纪90年代初,南京中山陵园管理部门给陵园里的几座石狮分别建档,特别请来定王府后裔、著名书法家金意庵辨认。

年逾古稀的金老先生确认,中山陵陵门口的这一对石狮正是定王府旧物。

两头生于明代、见证600年风雨的石狮子,如今终于熬过了那些动荡的岁月,在中山陵俯瞰四季如画、海晏河清。

下次去中山陵景区,别忘了和它们合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