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包糖包
除夕当天,厨房里可是热闹极了。我们一家有个传统,就是在除夕吃完团圆饭后,每人一定要来一个芝麻糖包。寓意着新的一年甜甜蜜蜜,幸福美满。今年我也兴冲冲地加入了包糖包的大阵营中。
我们每人负责不同任务,因我是第一次参与,便负责打下手。奶奶先制作面团,在盆中加入面粉、酵母和温水。我用筷子搅拌至柳絮状,奶奶再将其揉成光滑面团,盖上盖子发酵。发酵好后,加入猪油,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揉面,起初不得要领,奶奶指导我有节奏地揉,面团果然变得光滑。接着,我将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爸妈负责包糖,最后上蒸笼蒸制,等待出锅。晚上吃完团圆饭,我尝到了由我们大家一起做成的糖包。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一年里吃过的最香甜、最软糯的糖包了,因为这里面包满了阖家幸福。
七(1)班 陈雪玉 指导老师 毛晓芳
新年畅想
时光匆匆,旧的一年已经进入尾声,像是余晖偷偷地隐藏起来,新年的一束光像是一片轻纱隐现出来,唤醒了沉睡的植物,撩动着人们的心。新年迈着轻快的脚步向我们奔赴而来。
除夕夜,最让人们开心的就是吃年夜饭。奶奶和妈妈在厨房里烧着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她们一早就开始准备食材,新鲜的鱼、虾、牛肉还有青菜……都是奶奶和妈妈一大早出去,穿过繁忙的街道为我们寻来的“宝藏”。经过一道道工序做出了令人口水直流的菜肴,菜被送上桌,小孩都迫不及待地准备开吃。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在饭桌上聊着家常,其乐融融。
到了晚上,有的人在外面放烟花,有的在看春晚,不亦乐乎!我们看着烟花发射出来,在空中灿烂绽放,那也是美好的祝福在里面啊!
新年,我们盼望它,享受它。在这阖家团聚的好日子,大家一起走亲访友,一起畅游吧!
七(1)班 徐欣 指导老师 毛晓芳
什么是幸福?
要说中国人对“团圆”二字的理解,必定就少不了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
我们家的春节可谓沾满了年味。早晨吃完饺子,我们开始写春联。爷爷与哥哥姐姐都会写,我虽然会,但写得并不美观。所以我就让贤啦!我主动承担起“贴春联”这一部分任务。他们写一个,我就贴一个。因为胶布要我贴完一个跑过来后才能再拿,效率就低了很多。于是,我们就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方法,把胶带剪好直接贴在我的羽绒服上,方便我随拿随取。这样一来,效率确实高多了。此时的场面非常搞笑:只见我的羽绒服上全是胶带,左右手上提满了红纸。只要有一扇门上没有红色,我就会飞奔过去。一只手先拿起一张红纸,另一只手帮忙扶正,抽空从我的衣服上撕下四张胶带,贴在四根手指上,最后依次贴上去,这才算完工。看着满院的红色,一派喜气热闹,别提有多高兴了。
除夕的晚饭也不一般,因为它还有一个名字——年夜饭。什么是幸福?一家人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那就是幸福。
七(1)班 房逸涵 指导老师 毛晓芳
春节记忆
在春节的前一段时间,人们不约而同地大扫除、买年货、贴春联……就连春节前的时候都这么忙,那春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随着闹铃响起,一家人早早地起来了。在我们家除夕那天一定要早起,否则,接下来的一年里会经常睡过头的。还要穿上新衣、新鞋,新年新气象,穿新衣意味着新的一年要展现一种全新的面貌。
到了晚上,好戏也正式开场了。一家人坐在桌前,桌子上摆着十个菜,意味着十全十美。其中啊,鱼意味着年年有余,还有汤圆,意味着在新的一年中,家人们有更多机会能聚集在一起,团团圆圆。
眼瞅着快十二点了,但却没有一个人去睡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除夕夜是要守岁的,大家聚在一起,感受从旧的一年走向新的一年的一个过程。小孩们在一起打游戏,大人们在聊天……此时,年味正浓,一年中最温馨的时候就在这时了。
春节,是团圆的时光,是快乐的时候,家家户户欢聚一堂,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七(1)班 朱子轩 指导老师 毛晓芳
十里春风报新年
除夕那天,家里人都开始准备为房子“打扮”一下。爸爸踩在梯子上,微微踮脚,将手里的对联贴在大门两边。而其他类似贴福字的小活,就是我们这些孩子干的事了。一番折腾下来,房子摇身一变,喜庆极了,年味也更浓了些。
除夕夜晚,家里人吃过晚饭,都开始围着电视守岁。不小的屋子,一群人挤着都显得小了些。嗑瓜子的嗑瓜子,聊天的聊天,看春晚的看春晚,即使再怎么困倦,也强撑着精神。午夜的铃声打响,那一刻,所有人似乎都摆脱了瞌睡虫,迫不及待地点燃烟火。 闹完之后,会有一个家乡特定的习俗。要让孩子们都拿一盒大糕,睡觉之前压在枕头底下,寓意来年“步步高”。
在这个节日里,奔忙一年的人们终于得以喘息,在万家灯火之中,奔向独属于自己的那家灯火,与家人团聚,在十里春风中,喜迎春节。
七(2)班 程语萱 指导老师 毛晓芳
新春的温暖记忆
一向喜爱赖床的我起了个大早。“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同乐!同乐!”新年的到来,让每一个人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见到爷爷奶奶,我仍像小时候一样伸手要抱,奶奶揉了揉我的头顶,道:“一年没见,囡囡又长高啦!”她笑得满脸慈祥。
庭院内其乐融融,大人们聊着家常事,年幼的孩子们结伴而行,与自己的玩伴交谈着什么。厨房里充满了烟火气,有人聚在炉子旁烤火,我走了进去,闻到了香味,不禁有些好奇:“做的什么菜呀?”妈妈有些愣怔,随即道:“红烧鱼、山药、汤圆、土豆丝……”我笑了笑:“那很丰盛呢!”
当饭菜备好,一家人终于围坐在热气腾腾的年夜饭桌前,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七(2)班 刘焙 指导老师 毛晓芳
新春“家”年华
看着那鲜红如火的灯笼,听着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吃着那香气扑鼻的饺子。盼望着,盼望着,终于把那喜庆的新年盼来了。
过年,年夜饭必不可少。于是,我帮奶奶包起了饺子。我拿起了一片面皮,学着奶奶的样子,用筷子挑起一团肉馅,放入饺皮中,再对折。我正要为包饺子的成功而得意时,却突然发现,我放的馅料太多了,饺子竟然露馅了。我毫不气馁,终于包出了一个完美的饺子。案板上立着一个又一个犹如福袋般的饺子,寓意着新的一年财源滚滚。
年夜饭很快就做好了,有代表着生活甜蜜的汤圆,有代表着年年有余的红烧鱼,还有代表着年年高的年糕……一家人举杯同庆,共享天伦之乐。春节是一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刻,也是指引游子回家的明灯。
七(2)班 戎私语 指导老师 毛晓芳
等待下一个春节
我坐在归乡的车上,视线飘向窗外,一辆又一辆车呼啸而过,耳边尽是车的鸣笛声,却不显聒噪。我不禁失笑,大概是因为即将溢出胸腔的想念与期盼吧……
“囡囡!”我睁开了惺忪的双眼,还未等视线聚焦,我便被一双手臂圈在怀里,而那双手臂熟悉又陌生……是奶奶!老人家大抵是没来得及穿外套就冲出来了。我低头看着那个比之前更加瘦弱矮小的小老太太,那双黑瘦的手重新紧紧地握住我的嫩白的手。奶奶不再像我梦中那般健壮硬朗了,她变得矮小佝偻甚至可以说弱不禁风了……
我悄悄擦了擦豆大的泪珠,再次抬起头,家人们已经开始准备碰杯,我也举起杯子向所有人庆贺。那一刻,过去一年里的所有不愉快的声音全部烟消云散,停留在耳边的只有家人间的问候与欢声笑语,这大概就是春节的意义吧。
饭后,我洗漱完主动要求和奶奶在一起睡,奶奶愣了愣,没几秒就乐个不停,又抱了床厚厚的被子铺到床上。外面的炮声依旧很响,奶奶轻轻拍着我的背,那晚我睡得很沉很香。
几天的其乐融融转瞬即逝,临走前,奶奶在门口看了我好久,她给我塞了一包糖,和我絮叨了好久。车窗关上要走了,我低头打开了奶奶给的那包糖,里面装着一个大红包。我终究没有忍住,大颗大颗的泪水砸在红包上。回过头奶奶还在看着我,她看了很久很久,她在等下一个春节的到来。
七(2)班 吴思琪 指导老师 毛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