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健康

气温骤降可能诱发心梗、脑梗

视觉中国供图

现代快报讯(记者 梅书华)3月1日,南京气温迅速升至28℃,天气预报显示,3月3日,温度将直接“满减”,降至8℃。如此大的温差,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这是一个不小的健康挑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立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开春后,气温变化大,门诊患者明显增多,这次的气温骤降,也极易诱发斑块破裂、心梗、脑梗等问题。

“我本来血压控制得挺好的,最近突然就不行了。”一名高血压患者告诉记者。陈立娟表示,这一段时间,天气忽冷忽热,不仅仅是高血压患者增多,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也问题重重。“一大早来到门诊,满满当当的病人。”

陈立娟解释,气温骤变会导致血管收缩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引发血压波动。研究表明,气温每降低一度,血压会升高5mmHg。因此,温差较大的季节,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难度显著增加,血压出现变化时应及时就诊,按照医嘱调整用药。她提醒,晨起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这类人早上6点至10点血压高,要及早服药,过了这个时间段再出门。

极限温差不仅会影响血压,还可能诱发生命危险。一名从海南返回东北的旅客,刚下飞机就感到胸痛难忍,被紧急送往医院,经检查确诊为心肌梗死。陈立娟介绍,有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有斑块,平常用药控制即可。然而,当气温剧烈变化时,血管的收缩和扩张会加剧斑块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斑块破裂。斑块破裂后,会引发血管内血栓形成,进而诱发心梗、脑梗等严重心血管事件。

此外,陈立娟还提到,温差变化不仅影响斑块稳定性,还可能通过影响情绪和睡眠间接诱发心血管事件。例如,温差大时,患者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或睡眠质量下降,这些因素也可能进一步加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接下来,南京的最低气温将降至个位数,早晚温差大,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不能放松警惕。陈立娟告诉记者,曾有一名“跑友”在公园晨跑时心脏骤停,幸运的是,经过的路人及时施手援救,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陈立娟建议,老年人应避免在早晨气温较低时过早出门锻炼,可选择在太阳出来后进行活动,晚上也应尽早回家,以减少温差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此外,她提醒,心梗有前兆,只不过很多人都忽视了。有的人表现为胸闷气喘,也可能表现为胳膊、肩膀、后背疼痛,甚至是牙痛,这些可能是心脏神经导致的放射痛,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