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城事

扬州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努力打造更具颜值、更加精致、更有品质的生态宜居名城

近日,扬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传达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部署了全市城市管理及今年“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市容环境提升工作,高邮市、邗江区、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分别作表态发言。副市长汤卫华出席会议。

扬州市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辉森说,2025年,扬州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努力打造更具颜值、更加精致、更有品质的生态宜居名城。市容秩序管理方面,着力实施三项行动,点靓“最美视窗、动线、乡镇、街区”。实施“市容焕新”行动。加强“两区一线四场所”(古城区、核心景区、古运河沿线及学校、医院、农贸市场、重要商圈等4类人员密集场所)全天候管控,整治攻坚国庆路、广陵路、甘泉路等40条市容市貌问题多发街区。瘦西湖景区、双东街区、三湾片区、明月湖片区、城市出入口、交通场站等点位周边,以环境提优为重点,打造6个“秀美视窗”。古运河沿线、快速路沿线两侧各500米范围内,打造2条“最美动线”。实施50条背街小巷“小切口”专项整治,打造一批有颜值、有特色、有文化、有温度的小街小巷。实施“品位点靓”行动。推进桥下空间、城市广场等空间利用,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场景。

“环境卫生管理方面,重点打造瘦西湖路、文昌路等10条‘净美道路’。健全厨余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链条,年底全市厨余(含餐厨)垃圾分类收集量占生活垃圾清运量的比例达到20%以上且全量处理,处于全省第一档次。”王辉森提出,将推动全市73个涉农乡镇(街道)、1042个行政村实现设施全覆盖,运维率达98.5%以上。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探索“非接触性”执法,培育5个“最佳执法形象”集体。智慧赋能方面,探索升级“AI智慧城管”模式。实现动态感知监测、识别诊断、采集上报、分析预警等效能,实现指挥调度、分析研判、辅助决策、数据共享等效能;推广应用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自动化设备,逐步改变人工作业模式。要全面融入社会治理格局,探索“专项治理+社会参与”路径,建立“网格巡查+部门联动+群众监督”立体化治理网络,推动城市管理从“单兵作战”向“多元共治”转变,切实提升城市品质。

汤卫华副市长充分肯定过去一年扬州城市精细化管理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他表示,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把规划、建设与管理统筹起来,把各方力量、各类资源、各种手段整合起来,加快形成专业分工高效协调的“全周期、全方位”城市管理格局。要全面提升道路深度保洁水平,文昌路、瘦西湖路要尽快打造为示范样板道路,后续市区每个板块都要至少打造2条标杆路段。要强化监管评估,落实信息化监管,力争今年3月底前完成信息化平台及手机端APP上线应用。市城管局要重点排查快速路沿线、高速出入口、高铁站、旅游景区等城市门面周边;市交通局要重点做好高速、国、省干道沿线排查。

汤卫华说,要加强数字化城管建设,构建“大数据+指挥调度+综合执法”新模式,推动数字化城管职能与城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深度融合。要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使用机器人、无人机等先进设备,深化市容环卫、渣土管理、违建执法等场景应用,以数字“算力”提升城市“脑力”,增强城市智慧化管理效能。扬城管 顾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