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5版:城事

从破旧粮仓到智慧粮库,激活“人、粮、技”三要素

东海县“链”式改革守护大国粮仓

清晨六点,东海县临洪粮库的电动闸门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穿过新落成的11米高平房仓穹顶,在监控大屏上投射出跃动的光斑。保管主任徐国兵手持PDA终端扫描粮堆中的传感器,屏幕上立即跳出实时数据:粮温14.3℃,湿度30.8%。“这在两年前根本不敢想。”这位老粮工望着窗明几净的中控室感慨道。

2022年5月,东海县积极响应国家国企改革号召,结合省委涉粮专项巡视整改要求和政(事)企分开原则,将东海县晶发粮油购销公司划归江苏东海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海农发集团)管理。

为掌握晶发粮油购销公司运营实情,东海农发集团总经理崔树刚迅速组建调研组,利用近2个月的时间逐一到29家粮食购销企业走访。当他带着调研小组走进原晶发公司某乡镇粮库时,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开裂的墙缝,破旧的输送设备旁堆着维修零件,更触目惊心的是——曾经存放粮食的3号仓,竟被职工家属当成了农具仓库。

一场“向管理要效能,向经营要效益”的刀刃向内改革拉开帷幕。针对区域资源的不同,东海农发集团将29个粮库整合为11个管理点,实行“大库带小库”模式。平明粮库与就近的白塔粮库、张湾库结成对子,安峰库与石榴库结成对子,共享新的机器设备、运输车队,仅去年收购季就节约成本150余万元。现在全县粮库依据库容制订粮食收购计划,资源分配相对平衡,职工收入相对均衡。农发集团实施薪酬体系改革方案,原来的固定工资已转变为“基础工资+高质量考核+经营绩效”的动态结构。

站在6万多吨高大平仓前,职工正操作粮库智慧系统。针对省委涉粮专项巡视提出的“东海县粮库存在老、旧、散、小,与东海产粮大县不匹配”的整改要求,东海农发集团先后投资近5亿元新建关墩、临洪、双店、横沟、石湖等新型智慧粮库,配备专业器械,实现全程信息化管理,新增库容达22万吨稳居全省排头兵,将公司库容从25万吨提升至47万吨。

过去老师傅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现在带出骨干能拿专项奖励。公司实施的激励机制,是该集团党建引领“老带新”工程带来的蝶变,已培养智慧化操作人员55人,其中90后占比过半,实现11个库点技术人才全覆盖。这种改革在发展过程中上体现得更直观:智能化改造后,2023、2024连续两年粮食购销位于全市第一、全省前列,领域实现“零违法”“安全零事故”,智慧粮库系统给权力运行带来全程监控。

让每一粒粮食都能规范走进仓廪,让每个粮食人都能尊严地追逐梦想,已成为当前晶发粮油购销公司200多名职工最真实的写照。如今,晶发粮油购销公司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储粮损耗率下降1.2个百分点,节约成本超500万元。职工平均月工资从1860元提升至4000多元,职工信访量同比下降90%以上。

东海农发集团党委书记李明说,改革不仅激活了“人员”这个核心要素,而且焕然一新的晶发粮油购销公司正以崭新姿态守护着大国粮仓。 王晓宇 倪庆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