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腿高位截肢,体内有36颗钢珠子弹,每个月都要动一次手术,而这样一个人,不仅自己好好生活,还拼尽全力为他人服务。近日,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郭猛派出所一级警长孙益海获评“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孙益海靠着拐杖、假肢,跑遍了辖区的田间地头,30年来行走乡间2万余公里,用坏9根拐杖,他用执着坚守、甘于奉献、一心为民诠释了新时代雷锋精神。
通讯员 葛武明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姜振军
微光成炬,点亮初心征程
和许多人一样,孙益海对善良和热忱的启蒙认知,是从“雷锋”这个名字开始的。“小时候,学校组织观看雷锋主题电影的场景,至今仍鲜活地刻在我的记忆里。”那时的孙益海并不完全理解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但电影中那些温暖朴素的画面,却像一颗种子悄然埋进孙益海的内心深处。帮邻居家扫雪、帮同学复习功课、帮农民伯伯干农活……那份对“成为雷锋”的向往,转化成一个个朴实的善举。
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1989年,高中毕业的孙益海怀揣着炽热的青春理想,毅然踏上报国征程。
“在部队,孙益海是出了名的好人,只要战友有困难,第一个伸出援手的肯定是孙益海。”战友葛长青评价道。
1991年,细心的孙益海发现,战友杨维兵每个月都要从30多元的津贴费中,拿出大部分寄回家中,而自己却舍不得花一分钱。事后孙益海打听得知,杨维兵母亲因突发疾病需长期治疗服药,昂贵的医药费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得知该情况后,孙益海立即向连队汇报,主动号召大家一起为杨维兵捐款,及时帮杨维兵家庭走出了困境。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像雷锋一样,一辈子做好事。”面对战友的夸赞,孙益海总是坚定地说道。
身残志坚,情暖千家万户
1993年,孙益海从部队退伍,穿上了那身梦寐以求的警服。然而,1995年的一场意外,彻底改写了孙益海的从警生涯和往后余生。年仅26岁的孙益海,在参与一次收缴非法枪支行动中,遭遇火药爆炸,左腿主动脉被炸烂,紧急抢救时血压2次降为零,最后高位截肢才保住性命。此后,孙益海又历经5次大手术,至今体内还留有36颗钢弹,每个月都要去做一次小手术,清理感染部位。
余生究竟应当如何度过,病床上的孙益海一度陷入迷茫和绝望。“我愿永远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回想起幼时熟背的雷锋语录,孙益海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内心深处的斗志被再次点燃。
1998年初,孙益海重返工作岗位,他拒绝了组织安排的清闲岗位,主动申请到郭猛派出所,扎根户籍窗口,负责办理户籍、管理档案、统计报表、调解矛盾等“杂事小事”。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琐碎工作,却撑起孙益海践行雷锋精神、服务群众的广阔舞台。
30年来,孙益海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坚持用一条腿,跑遍田间地头,走访千家万户,行走20000余公里,他单腿拄拐行走乡村小道为民服务,前前后后用坏了9根拐杖,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户籍业务50000余次。
因爱而聚,共守一方祥和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为了让更多有需要的群众获得帮助,让雷锋精神在更多人之间传递,孙益海克服各种困难,牵头成立“益海志愿联盟”,组建了益海户政、益海调解、益海服务、益海宣传4个团队,动员社会志愿力量参与辖区公益事业。
2020年,孙益海在一次走访过程中得知,李庄村的尹某因车祸受伤,丧失了劳动能力,沉重的家庭负担全落在无业的妻子祁某身上。孙益海主动与辖区各企业联系,成功帮助祁某找了一份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挣得不错收入的工作。
不久,儿子小尹成功考上了本地重点高中,然而高昂的学费成了祁某眼下最大难处。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业,孙益海再次到处联系,寻找愿意资助小尹的爱心人士。得知孙益海帮助困难学校筹集物资的暖心事迹后,辖区的一位企业老板被孙益海的善举深深触动,主动联系了孙益海,资助小尹的高中全部学费。如今,已经大学毕业的小尹,也成了“益海志愿联盟”的一员。孙益海用身残志坚的正能量,影响带动了一批人,“益海志愿联盟”不断壮大,越来越多人加入进来,众多困难家庭得到帮扶、一批失学孩子重返校园、各类矛盾纠纷成功化解,孙益海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活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