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然)近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成功放归两只小貉,让它们回归野外栖息地。据了解,这两只小貉是去年春天被救助的,在红山动物园生活的一年中,工作人员选择尽量减少接触,悄悄地为它们提供食物,帮助它们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生存技能,用偷偷的关爱守护动物野性。
侧脸像狐狸,正脸像狗,又像卸了妆的浣熊,它就是成语“一丘之貉”里的那个貉。去年春天,红山动物园救助了两只幼年貉。在为它们做了全面体检之后,工作人员评估它们身体状况良好,但年龄和体型都比较小,回归野外生存会面临诸多挑战,所以决定第二年春天再将它们放归野外。终究是要回归大自然的,所以在这一年的相处中,工作人员不希望它们对人类太过亲密和依赖,选择了一种尽量减少接触的方式,给它们提供一个安静的、不怎么被人打扰的笼舍住进去。
这个笼舍有些特别,里面的洞穴不是工作人员为两只小貉准备的,而是来自之前在这个笼舍里生活的豪猪。因为貉这个物种不是特别擅长挖洞,在野外,它们更倾向于利用其他动物废弃的洞穴作为栖息之所。而豪猪却有着出色的挖洞能力,喜欢为自己打造一个舒适的地下家园。就这样,一个喜欢挖,一个喜欢住现成的,资源就这么严丝合缝地被利用起来,两只小貉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居住环境。
在这一年里,工作人员很少能看见它们。只有在晚上路过笼舍时,偶尔能看到它们一闪而过的身影。每天晚上,工作人员会给两只小貉提供足够多的食物,让它们在没有人的情况下,也可以安静地吃饱。
在几乎看不见它们的情况下,要如何判断它们过得好不好呢?通过积累的救护经验以及本土区貉的饲养经验,工作人员发现,健康的貉通常会有良好的食欲和漂亮的粪便。通过它们的食物消耗量和粪便情况,就可以了解到两只小貉的日常生活状态和健康水平。此外,工作人员也会根据笼舍里的凌乱程度来推测它们的活动量。健康的貉通常会非常活跃,喜欢在自己的领地中探索、玩耍和标记。
就这样,两只“看不见”的小貉日渐圆润,从当初的小不点长大成了两只强壮的个体,并且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度过了安全可控的冬眠,它们已经具备了足够的体力和技能去应对野外的挑战。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工作人员把两只小貉放归到了适合它们生存的野外栖息地。它们先是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随后迅速地跑向远方,开始了它们的新生活。希望它们能在广阔的自然世界中茁壮成长,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