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肾脏健康吗?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会通过身体是否出现水肿,小便颜色变红、泡沫增多,以及肝肾功能指标有无异常来判断,但光靠这些就够了吗?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科主任中医师刘建璟介绍,有种血尿的外观与正常尿液一致,只有经显微镜检查才能发现,因其发病隐匿且早期无明显症状,不少患者等身体出现不适再就医时,病程早已发生不可逆的进展。
通讯员 屈璟秀 罗鑫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宇
日前,31岁女子王女士常感身体乏力,想起两年前查出镜下血尿但从未复查过,经人介绍,她来到刘建璟主任门诊就医。尿常规提示,隐血++、蛋白+++,红细胞位相呈多形性,表明王女士除镜下血尿外合并出现蛋白尿。刘建璟惋惜地说,因为不重视复查,王女士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肾脏已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刘建璟介绍,尿色呈红色、酱油色或洗肉水样是人们熟知的肉眼血尿,常与泌尿系统出现感染、结石、肿瘤或受到外伤有关,显微镜下红细胞形态不一且出现管型异常则是肾小球源性血尿,多与肾小球肾炎、免疫反应异常、系统性疾病(如狼疮肾炎)密切相关。
她介绍,大部分肾脏疾病早期都只会“静默求救”,人们很难根据日常细微的变化及时发现,反而易被当成过度劳累、上火等不适耽误治疗。
近年来,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血透治疗的人群中,30—40岁的中青年开始逐步增多,集中表现为IgA肾病、梗阻性肾病、糖尿病肾病、肥胖性肾病等。其中造影剂肾病需格外注意,即在血管内使用造影剂后48—72小时内,血肌酐浓度较基线水平升高0.3mg/dL,或原基线水平上升50%—90%,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刘建璟建议,具有基础疾病人群在接受心血管、尿路、CT/MR等造影检查后,应在3个月内定期肾科随访。
■医生建议
“一次三项”定期检查
除均衡饮食结构、减少熬夜频次、适量运动等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外,按时体检也是维护肾脏健康的重要手段。刘建璟介绍,大部分肾脏病的早期异常会直接投射在尿常规结果上,因此不仅要关注肝肾功能,还要注重尿检、血检与肾脏超声检测,只有这三项检查结果都正常,才能确定肾脏健康。
尿常规检查中,“白细胞”“亚硝酸盐”数值常与泌尿道感染、炎症密切相关,“尿蛋白”“隐血”及“管型”不仅是肾脏损害的标志物,也是许多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活动、复发和不良结局的预测因子。
血常规可以检测肾功能,当“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出现异常,通常表明出现肾功能不全或肾脏疾病已发展至中期。
肾脏超声检测用于判断肾脏大小、形态结构是否异常。
刘主任建议,40岁以上人群即使无基础疾病,也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三项检查,有肾脏病家族史或已经查出肾脏有问题的人群,需严格遵医嘱,定期至专科随访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