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大江苏

南航创建民航基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自2011年教育部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作为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深度融合力学国家一流学科,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工程国防重点学科特色,积极响应和落实需求导向、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理念,以“多学科资源聚变、产创才三链耦合、长效化赛创共生”为理念,构建起民航基建创新人才培养的范式,成功实现从传统土木工程到新基建民航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的转型。

面对行业转型对创新能力的迫切需求以及学生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工程开拓竞赛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营造全员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学生100%参与学科竞赛及创新训练。学校精心构建了涵盖土木专业类、学科综合类、创新创业类、文化素质类等多领域的赛创体系。同时,配套“引导—支撑—锤炼—嘉奖”的驱动机制,开设《结构模型创新设计与制作》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升创新成效。南航学生在全国结构设计大赛中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连续五年在江苏省结构设计大赛中获特等奖(连续4次获得第1名)。

针对智建升级对学科交叉融合的更高要求以及优质资源整合不足的挑战,学校积极整合力学、交通与土木等多学科教学资源,构建协同联动的创新平台。瞄准机场工程特色发展,精心打造面向绿色智慧机场建设的一流课程体系,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2018年在教育部“实验空间”线上平台开设了虚拟仿真风洞实验教学,“大型建筑结构风洞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成为教育部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已与86家国内高校和企业单位实现线上产教合作。

学校构建了系统化的产教融合体系,建立长效化的产教研赛协同机制,组建稳定的教学与竞赛指导团队。协同东部机场集团、华东空管局等建设了民航现代产业学院,通过打造校企联动,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企业导师将工程问题及经验带入课堂。通讯员 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