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记者 陆文杰)近日,常州市新北区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通过自主研发的声纹识别设备,首次捕捉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仙八色鸫(Pitta nympha)的鸣声信号。这种被誉为“鸟中仙女”的珍稀候鸟虽暂未露真容,却以独特的鸣叫声为长江生态修复投下“信任票”。
据了解,仙八色鸫是珍稀候鸟,因羽毛呈现蓝、绿、黄等八种明艳色彩而得名,素有“鸟中仙女”“鸟类中的宝石”之称。这种神秘鸟类叫声清晰响亮,宛如口哨般悠扬,每年5月至6月迁徙至长江中下游繁殖,常活动于低山阔叶林及近水区域,主要以蚯蚓、蜈蚣及鳞翅目幼虫、鞘翅目昆虫为食。
仙八色鸫在繁殖季节现身常州,表明新北区很可能是它们重要的繁殖地。本次仙八色鸫的声纹记录,与2024年监测到的“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形成“生态双星”,这些发现印证了沿江生态系统的持续向好。尽管此次声纹证据确凿,却给我们留下了悬念:何时能见到珍稀的八色身影?为此,常州新北区计划持续采用声纹监测与人工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不断进行“寻仙之旅”。
作为长江大保护的“科技哨兵”,新北区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见证了常州长江岸线从“生产锈带”向“生态绣带”成功转型的过程。观测站引入了全域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研发了基于机器视觉、声纹识别技术的物种智能AI识别模型,立足于挖掘新北沿江生态保护潜力,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发展。这套“生态天网”近一年来累计观测到维管植物260种、鸟类113种、陆生中小型哺乳动物6种、两栖爬行动物19种、鱼类53种、底栖动物93种,以及水生哺乳动物长江江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