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聚焦

直播商品“规格迷你化”调查

商家宣称巨无霸,实际商品巴掌大

网站广告与实物对比

在直播间购物时,你是否遇到过实物和直播间展示商品的大小规格差距太大的情况?3月15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现代农业专业办公室发布直播商品“规格迷你化”消费调查报告。报告指出,36%的消费者曾遭遇过“商品规格迷你化”的消费体验。同时也指出直播间商品宣称“巨无霸”实际仅一掌大、“券前”价格不真实、纸巾宣称“2025张”实际却仅有240抽等乱象,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网购体验。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部分商家利用拍摄技巧“放大”商品外观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现代农业专业办联合金山区消保委,共同组织开展了“直播商品规格迷你化消费调查”活动。

问卷调查显示,36%的消费者曾遭遇过“商品规格迷你化”的消费体验,同时,53.7%的消费者表示,虽然对这种情况感到不满,但由于涉及金额较小,不愿花精力去维权。这种将商品规格缩小,以低价吸引消费的行为,普遍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佳的消费体验。

对此,金山区消保委在8家主流直播平台进行购物体验,重点关注食品、日用品、化妆品等消费频率较高、销售份额增速较快的商品品类。最终下单75件商品实物,测量并记录商品尺寸、净含量等实际规格。调查发现,部分商家在视频中利用特定拍摄技巧“放大”商品外观,使商品在画面中显得比实际体积更大,还有商家在引流视频中使用与实物规格不符的图片进行宣传,给消费者营造出一种“物超所值”的错觉,导致消费者对商品规格产生误判。

例如在一家直播平台的“爱肤佳福瑞通达专卖店”引流视频中,5包厨房清洁湿巾被展示得又大又高,长度看似有两肩宽,但实际收到商品后却发现尺寸明显“缩水”。当体察员就此问题询问店铺客服时,商家仅简单回复:“是这样的”。

在一家名为“糕博士工厂店”的直播镜头中,5块无蔗糖山药味沙琪玛看起来能装满满一盘。然而,体察员收到商品后尝试用这5块沙琪玛装盘,却发现无法达到直播中的效果。搜索得知,一般认为盘子最小的直径为6寸(约15.24厘米),低于该尺寸的通常被称为碟子。于是,体察员分别使用了一次性约15厘米直径的盘子和日常约18厘米直径的盘子进行分装对比,结果发现都无法复现直播中的“满盘效果”。

在一家名为“良心乐旗舰店”的引流视频中,商家展示的麻辣肥蚝大罐装看起来肉质饱满个头大,无论是罐头的深度、颜色色泽,还是生蚝的大小,都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然而,体察员收到货后发现,罐头的直径仅有8.5厘米,高度4.2厘米,与视频中的展示大相径庭。开罐后,是七八个又小又黑又碎的生蚝,下面还铺着一层厚厚的粉丝。

商品宣传与实际严重不符

部分商家在商品页面中频繁使用“加大加厚”“半臂长”“加厚用一年”等夸张词汇来诱导消费者。例如,在商品宣传页面中,标注“加大加厚”“巨无霸”“半臂长”等形容词来描述厨房清洁湿巾。然而,体察员收货后发现,湿巾的长度不足三分之一臂长,且展开后“薄如蝉翼”,长度和宽度仅与一手掌相当,与商家所描述的完全不符。

金山区消保委指出,在通常的理解中,“箱子”指的是较大的容器,而“盒子”则泛指较小的容器。然而,在“未尚味零食店”售卖香芋牛奶蛋酥卷时,主播在直播视频中多次使用“箱”进行宣传,页面文字也采用了“箱”作为计量单位,但所谓的“一箱”是一个仅略大于手掌大小的盒子。

此外,在“信捷日化专营店”中,主播视频销售臻木悬挂式面巾纸时宣称每包产品含有“2025张”。然而,体察员收到产品后发现,外包装上仅标注了产品规格为160毫米X175毫米,并未提及“2025张”等任何关于张数的描述。对此,体察员对实物的实际张数进行了确认,结果发现总抽数约为240抽,且每抽纸由2张纸张紧紧贴合在一起,因此实际总量仅为480张,与主播的宣传存在明显差异。

“具体以实物为准”成商家借口

本次调查发现,规格迷你化现象主要集中在日用品(如厨房用纸、生活用纸)和食品(如罐装食品、盒装食品)两类产品上。针对购买过程中出现的规格迷你化问题,体察员咨询了商家售后客服,得到的回应五花八门,有的称“这是广告图片”,有的表示“具体以收到的实物为准”,还有的则称“有大有小,以克重为准”。对此,金山区消保委表示,本次体察发现的各类乱象,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网购体验,亟须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