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关注

韩德洙官复原职 留给李在明的时间不多了

尹锡悦(右)和李在明(资料图片) 视觉中国供图

韩德洙 视觉中国供图

3月24日在韩国首尔的韩国宪法法院拍摄的弹劾案庭审现场 新华社发

随着韩国国务总理、前代总统韩德洙弹劾案被驳回,韩德洙时隔87天官复原职,“击鼓传花”式的总统权力瞬间折返,韩国代行总统第三次易位。

弹劾案被驳回,韩德洙恢复总理及代总统职权

韩国宪法法院3月24日上午对被停职国务总理韩德洙弹劾案作出宣判,驳回对其的弹劾。韩德洙随即恢复国务总理职务,并代行总统职权。现任代总统崔相穆停止代行总统职权。

宣判后,韩德洙立即前往首尔政府办公楼履职,他对韩媒说,将从紧急事务开始着手处理。“我认为现在不再有左右之分。唯一重要的是我们国家向上、向前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宪法法院法官对韩德洙弹劾案的意见存在明显分歧。根据裁决结果,8名宪法法院法官中,5人驳回弹劾、1人赞成弹劾、2人认为不应受理。

宪法法院裁定,韩德洙在宣布紧急戒严过程中并不存在积极参与的行为。

新华社报道称,尽管韩国舆论普遍认为,宪法法院对紧急戒严是否违宪、违法的裁定,一定程度上可能成为接下来推测尹锡悦弹劾案裁决结果的标尺。但本次裁决是基于韩德洙参与宣布、维持、解除紧急戒严的程度,其错误是否重大,其他弹劾理由是否妥当等,其结论与尹锡悦弹劾案未必完全相同。目前,法律界认为很难以此推测尹锡悦弹劾案的走向,这只靴子何时落地尚且未知。

恢复国务总理职务,并代行总统职权后,韩德洙24日发表对国民谈话,呼吁韩国朝野党派实现合作,克服当前国家面临的危机。

韩德洙在谈话中表示,将依法全力推进稳定的国政运营。他说,虽然当前韩国国民经历诸多矛盾,但所有人都希望国家继续繁荣发展。

“朝野和政府必须真正有所改变,我将率先行动。”韩德洙说。

韩德洙还表示,针对国政运营中一些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需要跨党派合作解决,他将尽全力平稳、迅速推动其取得进展。

与此同时,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案二审将于3月26日宣判,这意味着终审也将进入倒计时,若维持一审有罪判决,李在明将失去参选总统资格。

尹锡悦与李在明的时间赛跑已鸣枪进入最后一圈,朝野之争愈演愈烈。

宪法法官的考量和分歧

2024年12月14日,韩国国会通过总统尹锡悦弹劾案,总统权限终止。根据宪法,总统缺位或不能履行职务时,将按照国务总理、法律规定的国务委员顺序代行总统权限。当天,国务总理韩德洙作为第一顺位代行总统职权。

仅隔13天,同年12月27日下午,韩国国会以表决通过韩德洙弹劾案,弹劾理由包括其协助尹锡悦实施紧急戒严;拒绝任命新人填补宪法法院法官空缺;试图与国民力量党前党首韩东勋组建宪法中不存在的“联合施政体制”;不委托国会推荐内乱案常设特别检察官人选;拒绝颁布分别调查尹锡悦及其妻子金建希违法嫌疑的两项“特检法”等。

韩德洙方面主张,国会以192票赞成通过弹劾动议案,是按照其国务总理的身份,但当时韩德洙代行总统职权,应按照总统弹劾所需的条件,因此认为弹劾不合法。根据韩国宪法,总统的弹劾需三分之二以上议员(200席)赞成,而对国务总理等一般公职人员过半数(151席)即可通过。

从宪法法院的投票来看,郑桂先是唯一赞成弹劾的法官,由共同民主党去年12月推荐提名并获得任命。她认为,韩德洙代行总统期间未能立即申请推荐内乱案常设特别检察官候选人的行为,违反宪法、特检法等法律。加之对宪法法院法官人选的任命拒绝行为,构成应予罢免的重大过错,因此主张弹劾成立。

郑桂先被认为偏进步立场,尹锡悦的律师团队1月曾向宪法法院提交了法官回避申请,指出郑桂先是带有明显进步倾向的“韩国法研究会”会员,并曾担任会长,认为她无法对案件进行公正的审理。

郑亨植和赵汉畅这两名法官则主张对国会弹劾韩德洙的请求不予受理,应该退回。他们认为,针对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的弹劾,应适用总统的弹劾条件,即需三分之二以上议员投赞成票,与韩德洙方面的主张一致。

赵汉畅和郑亨植都被认为是偏保守立场,前者由国民力量党提名,后者则由尹锡悦在2023年亲自提名任命。其中郑亨植尤为受到关注,他是宪法法院通过线上抽签方式确定的尹锡悦弹劾案主审法官,被指与尹锡悦私交甚密。去年12月的紧急戒严解除后,尹锡悦任命郑亨植妻子的姐姐、前自由先进党议员朴宣映为真实和解委员会委员长。在野党批评称,这是尹锡悦在给自己“上保险”。

裁决中有5位法官主张驳回弹劾,分别为文亨培、李美善、金炯斗、郑贞美、金福亨。他们中多数认为韩德洙拒绝任命宪法法官的行为违反宪法和国家公务员法,但不属于背叛国民信任的情况,不构成罢免理由。至于其他弹劾理由提及的事宜,他们认为韩德洙并未违反宪法和法律。

上述5名法官中,文亨培和李美善被认为偏进步立场,金炯斗被评价为中立倾向,郑贞美更接近于中立进步,金福亨更接近于中立保守,后三者均在尹锡悦就职总统期间被任命。

可以观察到,8名法官对韩德洙弹劾案的意见,并不是完全按照外界所认为的政治立场分野而产生意见分歧,诸多环节也不是非黑即白的判定,即使有违宪行为,也不意味着弹劾理由成立。这似乎可以预见法官审理尹锡悦弹劾案过程中更为复杂的考量。

此前,韩国法律界认为可以通过韩德洙弹劾案的判决,一窥宪法法院对紧急戒严的态度。针对弹劾理由中“协助尹锡悦实施紧急戒严”这一项,韩德洙在2月19日宪法法院举行的弹劾案听证会上表示:“对总统的计划事先不知情……也没参与调动军队。”他还强调,戒严前的国务会议在形式上和本质上“存在缺陷”。

宪法法院表示:“没有找到相关证据和客观材料,来认定韩德洙为赋予紧急戒严令程序正当性而建议召开国务会议等积极行为。”

涉嫌发动内乱案4月14日首次公审

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24日宣布,将于4月14日对尹锡悦总统涉嫌发动内乱案进行第一次公审。

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刑事合议庭24日进行了此案的第二次审理准备程序,作出上述决定。尹锡悦当天没有出席。

检察机关指控尹锡悦涉嫌与前国防部长官等共谋,在没有战时、事变或类似的国家紧急事态征兆情况下,宣布违宪、违法的紧急戒严等,于1月26日对其拘留起诉。尹锡悦方面则主张紧急戒严是其正当行为,此事不能成为司法审判的对象。

合议庭24日表示,第一次公审将按检察机关申请,对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外交部长官赵兑烈进行证人审问。

据韩媒报道,根据检察机关的公诉状,去年12月3日紧急戒严当天,崔相穆和赵兑烈在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之前在总统办公室向尹锡悦表达了忧虑和劝阻之意。

自2024年12月3日尹锡悦发布紧急戒严令以来,韩国社会持续动荡。

从去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尹锡悦弹劾动议案,到今年2月25日宪法法院的最后一场辩论,至今弹劾案仍未宣判。自去年12月14日尹锡悦弹劾案在国会通过并移交宪法法院后,宪法法院审理此案已达百日,审理时间超过卢武铉弹劾案和朴槿惠弹劾案。

漫长的审理过程中,焦虑情绪在韩国社会蔓延。

100天了,这个案件有那么复杂吗

“即使是轻微的犯罪,国民也会受到惩罚,但代总统明显、故意和恶意地违反宪法,这能被原谅吗?”李在明24日在光华门广场说,“我相信这一点将由国民来评判。”

随着韩德洙重返代总统职位,在野党3月21日提请国会弹劾时任代总统崔相穆的进程恐将难以为继,其弹劾理由与韩德洙相似,包括拒绝任命宪法法官和常设特检,涉嫌参与戒严等。

形势剧烈变化,共同民主党对于尹锡悦弹劾案迟迟不宣判感到愤怒,背后也有不安。李在明24日说,“昨天是尹锡悦总统弹劾案审理的第100天了”“这个案件有那么复杂吗?”

3月23日,共同民主党院内代表朴赞大在首尔市景福宫站附近举行的场外集会上高喊8名宪法法官的名字,并质问:“为什么不罢免内乱首领?”

尹锡悦弹劾案迟迟不判,社会舆论形成的影响正在对宪法法院施加无形之力。如果长时间拖延,即使最终弹劾案通过,届时李在明是否还拥有参加提前大选的资格,是个未知数,他涉及的案件即将迎来二审判决。

去年11月,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对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一案进行一审宣判,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李在明随后提出上诉。今年2月26日,首尔高等法院对李在明上诉请求进行审理,并将于3月26日作出二审判决。若二审和最高法院的终审维持有罪判决,李在明将丧失国会议员资格,并且无法参加下届总统竞选。

此外,如果尹锡悦弹劾案拖至4月,届时当下的宪法法院“8人制”将面临瓦解,法官文亨培和李美善将于4月18日退休,而国会推荐的马恩赫法官尚未能就任,需要得到代总统韩德洙的任命。若宪法法院变为“6人制”,是否能进行弹劾宣判又将成为争议点。

在漫长的等待中,获释后的尹锡悦并未进行任何高调的活动,但是民间保守派和进步派的集会声势越来越大。民调3月14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58%的受访者赞成弹劾尹锡悦,37%的受访者反对弹劾。政治动荡中,社会撕裂的缺口正在冲击韩国社会。

本版稿源:新华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