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凤头豹尾

□南京 吴晓平

新加坡虽说遍地华人,但他们通行的语言还是英语。怕外孙女儿天意忘了根系,我叫女儿多教她些中文,尤其是唐诗宋词,找机会就给她说上一段。女儿抱怨说,太难了,他们在学校都是英语教课,同学间也是英语交流,你让她说中文已是不易,再逼她诗词的平仄对仗,还不把她小小的脑袋瓜搞昏?

其实天意中文基础蛮好,父母特意给她报名上了一所中文为主的小学。小家伙也争气,成绩好,四五年级还连续写了几篇作文,发表在新加坡的中文报纸上。新加坡华人多,家长和同学之间也“卷”,成绩排名、尖子生、学区房……天意小学没毕业,就被新加坡一所最好的中学提前录取了。这所中学的确不错,硬件设施棒,同学都是各校尖子生,群英毕至,学霸咸集,天意刚来还有些惴惴不安,课堂上发言并不踊跃。这天上中文课,中文老师夹着本讲义,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进教室,一句话不说,就在黑板上写下:“凤头豹尾猪肚子”七个大字,然后面对全班同学,问:谁能回答这是什么意思?

中文老师平时严厉,对新入学的同学更想挫一挫他们的傲气,课堂回答给分极低,3分2分,从来没有超过5分的。天意盯住黑板发愣:这么简单的问题,同学们怎么都答不出来?当老师再问一遍时,她四下看了看,怯怯地举了手,起身回答:就是文章结构,开头应该像凤头一样漂亮,结尾如豹尾有力,中间内容像猪肚一样,充实而丰满!问题回答完,老师没让她坐下,惊讶地看看讲台上的讲义,然后走到天意面前,疑惑地问:你没有看过我的讲义吧,怎么一字不差?说完这话,老师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毫不吝啬地给了她从来没给过的高分:15分!

女儿绘声绘色地向我描述这段上午发生在课堂上的故事时,明显很兴奋。她说:“爸爸你还记得,我小时候写作文,你成天念叨的就是这个‘凤头豹尾猪肚子’,所以天意上小学时我就不止一次告诉她文章结构的要诀。没想到,今天被她用上了!”

我的女儿说,其实天意的英语也很棒,许多词汇和语法,她都已经没办法辅导了。我有些不信,因为女儿当年中学就考取新加坡奖学金,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取得文凭,常年飞世界各国开会谈判,英语流利,表达流畅,怎么还不如一个才12岁的娃娃?我以为她多少有点儿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家娃儿了。为正本溯源,我还一再关照,让天意多读些中文书,多了解中国文化,“比如你小学四年级就读完了《红楼梦》,这些文学修养,她英文里有?”女儿咯咯一笑,并不反驳。我知道我说漏嘴了,莎士比亚、狄更斯,也都是世界文学巅峰,不可小觑的。好在大学辩论队出来的女儿并未说破,算是给老爸留了面子。

去年暑假,女儿一家去了趟美国,特意去纽约哈德逊河口看了那尊世界文化遗产自由女神像。前天,天意在英国文学课上交了篇作业,是一首诗,英文诗。女儿知道我们看不懂,翻译成中文,她用咏叹调的形式,写雕像背井离乡(法国雕塑家作品,据说原型来自他妻子和母亲),屹立于此,用一种眩晕效果,发人深思!我读了连连叫好,实在想象不出这首诗居然出自一个12岁孩子之手,诗中有反叛精神,更有成人思辨的老辣。只是不知道,她的英文原作,是否押韵,是否符合英文诗词的规律,更不了解原作具不具备英文诗词的旋律美?女儿哈哈一笑说:“爸爸,你问到点子上了,我也对英文诗词不大了解,不敢乱说,否则你又要说我是王婆卖瓜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的是,她的英语老师很喜欢这首诗,已经拿到全校各个班去交流朗读了!”

呵呵,我突然发现,我老了,真的老了,不仅岁数老了,知识结构、教育理念都老了——日新月异的大千世界,已然融合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汹涌而来的文明碰撞、多种族的文化交流,已经不能局限在一根一脉上,未来的世界,应该属于开枝散叶、精彩纷呈的后来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