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凤凰游

国风仙侠、武侠网游还能再战吗?

《仙剑世界》游戏海报

《仙剑世界》游戏海报

《射雕》2.0版本

《影之刃 零》 游戏画面

“青山不改,仙剑长青。愿与诸君再续新的江湖传奇!”3月30日,大宇资讯在宣布中手游完成《仙剑奇侠传》IP交接的公告中留下了这么一句话。但在很多玩家看来,能否再续新的江湖传奇这件事似乎有些渺茫:就在前不久,中手游耗资3亿元研发的《仙剑世界》上线后收入未达预期,导致公司股价下滑;网易投资10亿元的武侠网游《射雕》公测后玩家流失严重,2.0也未能一转颓势;B站自研的国风武侠游戏《代号:UE》在投入两年后项目被取消……纵观市场,立足于中国市场的仙侠、武侠网络游戏似乎一下子遇到了瓶颈,2025年了,这片“江湖”还能再战吗?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邱骅悦

亏损、掉队、解散……国风仙侠武侠网游怎么了?

3月30日,著名游戏厂商大宇资讯发布官方公告,宣布已经与中手游完成品牌资产交接。将自3月31日起全面终止《仙剑奇侠传》系列游戏的客服支持、更新及维护服务,并将在5月31日关闭实体版激活码服务器。这表明在中国游戏市场有着非凡地位的经典仙侠IP《仙剑奇侠传》全球版权已经归属于中手游所有。

虽然品牌交接也代表了IP的延续,但是李逍遥、赵灵儿、林月如等经典人物能在新东家旗下重获新生、延续这款经典IP以往的辉煌吗?在这个问题上,不少仙剑系列的老玩家要打个问号:因为就在前不久,中手游耗资3亿元研发的仙剑IP网络游戏《仙剑世界》终于上线,但这款游戏的表现既没有满足玩家需求,也没能满足中手游的营收预期。

在2025年2月正式上线后,《仙剑世界》很快就迎来了极为惨痛的营收失利。根据第三方数据平台统计,其首月在iOS端的收入仅为275万元,与投入相比差距明显。同时,中手游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亏损达21.11亿元,同比扩大54倍。《仙剑世界》的市场表现不佳被认为是亏损加剧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有消息称该项目组近期进行了大幅裁员,研发团队规模缩减近80%。

《仙剑世界》的失利也为《仙剑奇侠传》IP的延续蒙上了阴影,这款经典IP将来的路要怎么走,谁也没法确定。但在网游市场上,仙剑并不是近年来第一个失利的经典国风IP。就在2024年3月,改编自金庸经典武侠IP的网络游戏《射雕》也遭遇了失利。

这款由网易耗资10亿元,开发周期长达六年的游戏在2024年3月公测后,热度仅坚持了半个月就迅速下降,随后跌出各大排行榜。为了挽救这款游戏,网易经过一年的修改并于今年3月正式推出《射雕》2.0版本,但其市场反应依然平淡,iOS畅销榜最高排名仅为第92位,再次掉出了高营收的队伍,距离网易最初期望打造的“高日活”“头部”开放世界武侠游戏的目标相去甚远。

另一款国风题材的游戏遭遇则更为严峻:有消息称,由《古剑奇谭》系列主创郑雯领衔、B站耗时两年研发的国风游戏项目“代号:UE”已在今年3月被取消,原因是开发方向不明、进度滞后等,相关研发团队也被解散。

近年来多款国风仙侠、武侠题材游戏遭遇了滑铁卢,这些“土生土长”、立足于中国市场的题材游戏似乎一下进入了瓶颈期,为什么会没有玩家买账?这可能要从游戏的内在说起。

没有灵魂的江湖,也不会有玩家常驻

从《仙剑世界》《射雕》等游戏的玩家评论中能发现,国风仙侠与武侠网游的市场表现不佳,并非题材本身失去吸引力,而是许多作品在设计上未能满足玩家的需求。

以《仙剑世界》为例,该游戏在玩法层面尝试融合《原神》的开放世界模式和《幻兽帕鲁》的玩法元素。但玩家反馈指出,游戏在技能设计、战斗流畅性及剧情深度等方面存在缺陷,且技术问题频发,如画面卡顿和任务BUG。这些问题削弱了“仙剑”IP的品牌价值,未能吸引核心玩家群体。

《射雕》的失利则与审美定位偏差有关。公测初期,游戏采用偏向幼态的人物建模,试图通过“宋次元”风格吸引年轻用户。然而,这一设计与金庸IP的核心受众——熟悉传统武侠的80后、90后玩家——的期待不符。玩家普遍认为,游戏缺乏江湖气息,玩法设计也显得零散。尽管2.0版本回归传统MMORPG模式,但优化程度有限,特效表现和战斗体验仍未达到玩家预期。

从行业视角看,这些游戏的共同问题是沿用传统的MMORPG框架,虽然加入开放世界或抽卡机制,也在画质上相较以往有着明显进步,但在玩法层面却缺乏实质性与时俱进的创新。传统的MMORPG设计模式在过去曾取得成功,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玩家对重复性内容表现出明显的疲劳感,因为同样的套路他们已经看过了太多遍。

此外,厂商在利用IP进行宣传时,往往未能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也未准确把握目标用户的需求,对玩家而言,国风、武侠、仙侠是有着独特气息的主题,如果厂商只顾着“换皮”,缺乏深挖IP内核的耐心,只会导致游戏缺乏差异化竞争力,让玩家渴望的江湖“失去灵魂”。

国风依旧有人爱,只是没人会“惯着”烂游戏

纵观市场不难发现,尽管国风仙侠与武侠网游频频受挫,但这一题材的市场潜力并未消失,玩家并未抛弃国风游戏,抛弃的只是不好玩的游戏。

网易研发的武侠类MMORPG《燕云十六声》是一个典型例证。这款武侠风游戏除了在画质和武侠世界、人物的塑造上下了大量的功夫外,还通过对单机动作游戏的玩法进行了学习和融合,虽然距离成熟的单机动作游戏仍有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一众网游产品中成功做出了差异化, 使玩家获得了明显区别于传统MMORPG的体验,赢得了玩家的好评。上线两周内,双端玩家总数突破1500万,显示出高品质国风游戏的市场号召力。

单机市场上也不乏国风游戏的身影, 抛开在去年全球爆火的国产3A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不谈,尚未发售的武侠单机游戏《影之刃 零》也备受玩家期待。特别是在今年1月发布的蛇年贺岁实机演示中,其展示了“七星剑阵”等战斗设计成功破圈,不仅以冷峻的武侠风格和流畅的动作体验吸引了大量玩家关注,也让很多不玩游戏的武侠爱好者大呼过瘾。如今这部实机演示视频的播放量突破千万,表明了玩家对高品质国风游戏的需求依然旺盛。

中国游戏产业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随着玩家审美水平的提升,他们对游戏的要求已从单纯的娱乐转向体验与文化的结合。游戏厂商需要做的是跟上玩家的需求,而非故步自封,停留在将IP作为噱头、将玩法简化为“缝合”的怪圈中。

正如大宇资讯在《仙剑奇侠传》停服公告中所言,“愿与诸君再续新的江湖传奇!”——这既是对玩家的承诺,也是对行业的期许。国风仙侠与武侠网游能否再战,答案在于厂商们能否交出令人满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