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4月4日清明节,南京各墓园迎来祭扫高峰,全市祭扫达87万人次。现代快报记者在普觉寺墓园看到,园区内的停车场已经停满了车辆,众多市民将车辆有序停放在宁丹路两旁。
这里是南京最大的墓园,目前有6万多个墓穴,每年清明至少有40万市民前来祭扫。尽管人流量和车流量大,但现场秩序井然,绿色通道等各项便民服务也同步落实到位,为市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项凤华 徐苏宁
走进园区,不少市民径直前往油漆毛笔领用点,免费领取油漆和毛笔,认真地为亲人的墓碑描字上色,寄托对逝者的思念。南京市民陈先生一边仔细地为墓碑描字,一边对记者说,“清明节假期,平时在外的,都赶回来了。一家人祭扫完后,再一起出行踏青。”陈先生感慨地告诉记者,近年来,每一次来到普觉寺墓园,都能感受到新的变化,“环境越来越好,处处干净整洁。每年给爷爷奶奶扫完墓,我们就顺便找个地方赏花、吃吃农家菜。”
这几年,普觉寺墓园加大对公墓绿化的投入。和陈先生有着相同想法的市民越来越多。记者看到,墓园的喷泉池旁设有一排长椅和长桌,很多市民祭扫完成后便在这里休憩。“有亭台楼阁,还有小桥流水。我们每年来祭扫,都会在这个喷泉旁边坐下来歇歇,吹吹风,一大家子吃吃水果聊聊天,回忆回忆往事,纪念逝去的亲人。”来祭扫的刘先生深有感触。
在普觉寺墓园,祭扫用的鲜花随处可见,整个墓园宛如一片“花海”。赵奶奶手持鲜花,缓缓走到亲人的墓前,庄重地献上花束。她告诉记者,今年特意带了鲜花来祭扫,“我去年来的时候就看到几乎每个墓碑都被鲜花环绕,绿色又环保。”赵奶奶说,随着文明祭扫理念的不断普及,绿色环保的祭扫方式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了新风尚。“烧纸钱既污染环境又存在安全隐患,选择环保的祭祀方式,不仅是对环境的保护,更是对亲人的一种尊重。”赵奶奶还特别提到,“要是带纸钱来,还能在门口那里兑换鲜花,园区的这个举措非常贴心。”
据普觉寺墓园经理助理徐书军介绍,为了确保祭扫活动的顺利进行,园区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仅安排了安保人员在墓园内及周边道路维持秩序,还推出了鲜花换纸钱、免费提供油漆和毛笔、协助擦拭墓碑等服务。
让前来祭扫的市民觉得贴心的是,因为园区比较大、坡度比较多、墓区比较散,园区还准备了免费的接驳车。“我们的接驳车主要停在墓区内的主要入口,为80岁以上和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服务,确保每一位前来祭扫的市民都能安全、便捷地完成祭扫。”徐书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