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包装食品禁标“零添加”的原因何在?食品标签上的“零添加”具体指什么?消费者购买食品时该注意什么?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准确传达食品信息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25)(以下简称新国标),新国标规定,不允许预包装食品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
据记者了解,实际生活中,很多预包装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利用消费者追求“天然”、不喜欢食品添加剂的心理,在产品上特别强调“不添加”“零添加”等吸引购买。
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零添加”“不添加”,是为了使消费者正确了解食品标签信息,更科学自主地选择食品,避免消费者错误理解这些宣传用语,进而忽略产品真实属性,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科学认知“零添加”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各食品品牌或各品类产品对“零添加”的使用并不统一,多数产品只摘取自己没有添加的成分进行标注与宣传。
以酱油为例:一款千禾0零添加酱油,实际指“0%添加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甜味剂(三氯蔗糖、安赛蜜),含量未检出”。海天一款0金标生抽油标注“零添加”,实际指“以下成分不添加: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甜味剂(三氯蔗糖、安赛蜜),添加味精含量0”。
另外,有的食品声称的“零蔗糖”,并不是有些消费者理解的“无糖”。
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蔗糖只是“糖”这个大家族中的一种,同时果汁中本身含有大量糖分,因此有些产品所声称的“不添加蔗糖”不等于产品中不含糖。
消费者应科学认识食品标签
记者了解到,新国标设置了两年过渡期,2027年3月16日前生产的库存商品仍可按旧标准销售至保质期结束,此后的所有产品必须全面执行新国标。这一过渡性安排既避免了食品浪费,也为企业留出技术升级和标签整改的缓冲空间。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总工程师李宇表示:“新国标可以引导行业使用更准确的用语向消费者展示产品特点。同时,通过对新国标的宣传,希望能使更多消费者意识到对于‘零添加’的认知有偏颇,不再固执追求产品标示相关用语,客观看待以前‘零添加’表述所针对的那些添加成分,理性消费。”
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消费者想要了解食品的真实属性,正确阅读食品标签的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信息是关键。通过配料表,消费者可以了解食品中每一种配料,包括食品添加剂的真实使用情况;通过营养标签,消费者可以充分了解食品的营养信息。据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