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扬州站拉开帷幕,南京博物院的明星文物“小粉炉”携手错银铜牛灯、青釉褐绿点彩云荷纹双耳罐等众多国宝级珍贵文物,在扬州博物馆璀璨亮相,引发了参观热潮。
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是乾隆皇帝钟爱的“小粉炉”。“小粉炉”正式名称为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是南京博物院的“明星”。其炉身呈粉红色,由珍贵的芙蓉石雕琢而成,工艺极为精细。
除了网红“小粉炉”,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错银铜牛灯也参加了此次巡展。错银铜牛灯属于釭(gāng)灯的一种,主要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成,可拆卸。灯座为一头呈站姿的黄牛,由牛首处延伸出烟管与灯罩相连,牛的腹部是空心的,可装水,这样油烟就可通过烟管溶入牛腹部的水中,以确保室内空气不受污染。错银铜牛灯设计巧妙,灯身上的纹饰也十分精美。以流云纹、三角纹、螺旋纹为底,饰以龙、凤、虎、鹿等神禽异兽图案。错金银器主要流行于战国,东汉时已不多见,这件错银铜牛灯显示了高超的错银制作工艺。错银铜牛灯1980年出土于扬州邗江甘泉东汉广陵王刘荆墓,这一次也算是回家“省亲”。
记者了解到,为了此次巡展,扬州博物馆也精心初选了多件馆藏珍宝一起展出。其中最珍贵的一件是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点彩云荷纹双耳罐,扬州博物馆共有两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一件是镇馆之宝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另一件就是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点彩云荷纹双耳罐。双耳罐1974年在唐城遗址出土,器身通体施青黄色釉,饰以褐、绿两色相间的大小斑点组成的联珠状卷云,每组之间绘莲叶和莲花纹。其体形之大、纹饰之精、釉色之美,是长沙窑罕见的精品,被誉为“长沙窑之王”。
为增强互动体验,巡展还融入VR、AR、3D裸眼技术等,将网红博物馆的高人气项目搬到家门口。南京博物院将展出物华天宝裸眼3D装置,让您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则打造了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空间,让您亲身体验大运河的波澜壮阔。而苏州博物馆的数字魔墙等AR、VR项目,更是将虚拟与现实进行交融。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顾潇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