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冷空气正在南下,它的到来将给暖空气发出一次有力的打击。这次真的很猛:强风、降温、降雨、沙尘、强对流已经齐齐登场。截至4月12日18时,江苏陆地最大风出现在苏州,达到11级;海上最大风出现在南通,达到12级。江苏省气象局直播解读此次大风过程:受高空冷涡和地面气旋共同影响,江苏出现明显降温和大风天气,平均风力6~7级阵风8~9级,全省维持大风黄色预警。此次大风极端性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根据预报,12日晚上的风力逐渐减弱,13日白天风力增强,晚上继续减弱,一直到14日晚上大风才会停。”提醒大家防范高空坠物,关好门窗、减少外出。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卢河燕 徐梦云 综合
吉星 摄
哪里风最大?陆地苏州,海上南通
4月12日,江苏出现明显降温和大风天气,船舶停航、不少景区关闭,户外的大树被吹得一边倒。
江苏气象微博逐小时发布风力情况,各地的风力值不断刷新。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小宇介绍,12日陆地最大风出现在苏州市太湖小雷山28.8米/秒(11级,12时32分),海上最大风出现在南通启东,34.2米/秒的12级大风。
有网友问:为什么上午一阵大风已经过了,下午还有大风?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郭晞介绍,这次大风除了受到冷空气影响,还受到气旋影响。因为气旋的速度比较慢,会长时间和冷空气对峙,因此大风持续影响时间比较长。
大风还会加强吗?“4月12日晚上风力会有一些减弱,减弱到6~7级,到13日白天风力恢复到6级左右,晚上继续减弱,到了14日白天再次增强,一直到14日晚上大风趋于结束。”郭晞说。
对于江苏而言,这次大风有多么极端?从1961年以来的天气记录来看,前十位的大风都在34.3米/秒以上,此次启东34.2米/秒的大风还没达到以往的前十。就4月份同期,综合从大风范围、大风强度来看,具有一定的极端性。
“冷空气过境时南通出现12级大风,全市190个站点出现8级以上的大风,占到全市面积的80%以上。预计12日晚上风力开始逐渐减小,风力降到陆上和沿江江面6~8级、沿岸海区7~9级。不过风力在逐渐减弱的过程中,大风可能会出现反复。”南通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铁说。
大风带来沙尘,关窗除尘戴口罩
此轮大风带来浮尘、扬沙等现象,室外扬尘现象明显,不少网友反映“沙尘来啦”。
据南京生态环境最新消息:受外来沙尘传输影响,南京受到沙尘输送过境影响,PM10出现明显上升过程,短时浓度超过了1000微克/立方米,达严重污染。根据最新预报结果,4月13日仍持续较强西北风,沙尘影响有所减弱,预计空气质量良至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PM10。大家务必做好防护,关窗除尘,外出时佩戴口罩。
不过,沙尘≠沙尘暴。气象学上按照影响由轻到重,沙尘天气可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只有沙尘天气达到一定强度时才称为沙尘暴。本次过程中,南方受影响区域大多以扬沙或浮尘天气为主。
本次大风和沙尘来袭时段正值周末,给生活出行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建议公众尽量避免外出,居家也要做好相关防范措施。
这样大范围的沙尘,从何而来?
全国多地正在经历沙尘天气,沙尘随着大风袭卷正在南下。这样大范围的沙尘从何而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李国平表示,这次沙尘主要来自西北方向,包括蒙古国南部以及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的几大沙漠区。我国北方春季出现大风、扬尘甚至沙尘暴天气常见,但这次大风降温天气广受关注的原因在于风力强(最高达13级)、持续时间长(2~3天)、影响范围大(我国大部分地区)。
李国平分析,本次气象成因主要是:其一,西北冷空气对应的高气压系统与东北冷涡对应的低气压系统造成近地面气压梯度大、风速大;其二,高空冷空气对应的高空急流产生的动量下传(特别是午后)。以上两种作用叠加造成此次大范围极端大风天气。正是因为此次风力强度大、大风区出现的层次较高,故可以翻越秦岭,直接影响到四川盆地。
今明大部分地区最高温不足20℃
除了关注大风,此次断崖式降温也让大家再度体验“隔天如换季”。
4月12日,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出现“倒挂”现象,最高温出现在4月11日20时,之后气温一直在降。比如南京12日的最高温度出现在9时为19℃,中午12时温度已降至14.7℃,下降趋势不变。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普遍下降10℃以上。
13—14日风力较大,气温下降明显,大部分地区最高温不足20℃。15日气温开始回升,17日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到30℃。
具体来看,4月12日20时至4月13日20时,全省晴到多云。最高温度:淮北和东南部地区18~19℃,其他地区21℃左右;最低温度:淮北地区5~6℃,其他地区7~8℃。江淮之间北部和淮北地区西北风6级阵风8~9级,其他地区偏西风5~6级阵风7~8级。
4月13日20时至4月14日20时,全省多云有时阴。最高温度:全省19~21℃;最低温度:淮北地区7~8℃,苏南地区12℃左右,其他地区9~10℃。东部地区西北风5~6级阵风7~8级,其他地区5级阵风6~7级。
4月14日20时至4月15日20时,全省晴到多云。最高温度:东南部地区24~25℃,其他地区27℃左右;最低温度:东部地区8℃左右,其他地区9~10℃。全省偏西风4~5级阵风6级。
南京三日天气
今天 晴到多云,偏西风7到8级阵风9级,8~20℃
明天 晴到多云,偏西风6到7级阵风8级,11~21℃
后天 晴到多云,西南风4到5级,10~27℃
应对
4万名灾害信息员
全部在岗在位
4月12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应急管理厅获悉,为防范应对大风天气,全省应急管理系统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增加值班力量,4万名灾害信息员全部在岗在位。
27支省级应急骨干救援队伍处于备勤状态,与省军区战备建设局、武警部队、中国安能等救援力量保持联络畅通,东海救助局盐城、连云港两个飞行救助待命点时刻保持备勤状态。
省级8个前置点共储备37.5万件救灾物资,可根据需要第一时间调拨到位,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灾情,能够快速响应、有力有序处置。
省应急管理厅(省防减救灾办)坚持每日两调度,督促各地各部门加强防范应对,重点抓好海洋渔业、水上交通、道路运输、游乐设施、高空作业等方面安全管控。
安全生产方面,苏州应急管理部门向全市234名危化品监管人员、1006名危化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总监发送安全提示短信,明确四项防范措施;市、县、化工园区三级依托危化品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对全市503家危化品企业开展在线巡查,加强突发情况在线监测预警;叫停2起特级动火和52起高处作业,对156起特殊作业实施提级管理。
省应急管理厅(省防减救灾办)、省气象局提醒:大风天气影响期间,请远离广告牌、塔吊、临时围挡、危旧房屋、简易工棚、看护房等,注意高空坠物,关好门窗,减少外出,保护自身安全。
相关新闻
“全网最早大风预测”
来自一名大二学生
4月10日,北京发布近十年首个全市大风橙色预警。其实早在4月7日晚,就有气象科普博主预测到了此次大风天气,并在社交平台上发布预警帖子。有网友称赞这是“全网最早大风预测”。
帖中提到的最大风力时段、最大风力极值都与气象部门几天后发布的信息极为接近,甚至精准预测了北京市将发布大风橙色预警。而做出大风预测的博主小赵,是北京工商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专业是数学与应用数学。这篇大风预警的文章是他综合了多方数据,经过几天的观察判断后才发出的。
“4月5日,我看Windy(一款气象App)时就注意到这周末的大风了,一开始的风力预测还只有8级到9级,然后慢慢调高到10级。到7日时,预测的最大风力还在调高。这个时候,我就判断这次大风有极端性。”小赵说,他再结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全球气象预报系统(GFS)和中央气象台(NMC)等平台的数据和预报,4月7日晚发布了此次极端大风天气的预警帖子。
从2023年开始,小赵就开始在微信公号上发布各种气象预测分析。开始的文章俏皮幽默,大多是以拟人的口吻描述未来五天的天气变化,比如将冷空气比作“主持人冷风先生”,还将南北两股风力的接触比作“南北风的‘较量’”。后来随着专业知识不断丰富,他的文章逐渐转型为“硬科普”,各种卫星云图、雷达波图、风力图等专业图表开始出现,一些网友在看到他发布的大风或冷空气预警后也在下面留言表示感谢。
4月12日的大风预警是小赵发布文章中评论最多的,超800条,其中一名准备去外地考研的网友留言询问此次大风天气是否会影响出京行程,小赵表示:“我告诉他大概率会有影响,要尽快安排好行程,最后鼓励他考研加油,没想到就这么几句话对方特别感谢我,我也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我希望以后能从事气象方面的工作,在未来读研时可能会选择相关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