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小记者

缅怀追思,奋勇向前

礼嘉中心小学清明主题投稿选登

礼嘉中心小学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四月的风轻轻吹过校园,带来阵阵花香。站在操场上,我望着胸前的红领巾随风飘扬,忽然想起老师说过的话:“每一代人都要守护好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

上周的班会上,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一段特殊的视频。画面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正在给小朋友们讲述他参加抗战的故事。当他说到战友们为了掩护群众转移而壮烈牺牲时,声音哽咽了。教室里安静极了,我听见后排传来吸鼻子的声音。视频最后,老爷爷把一面修补过的旧军旗郑重地交给少先队员代表,那一刻,我的眼眶也湿润了。

放学路上,我看见几个低年级的小朋友蹲在花坛边,小心翼翼地给新栽的小树苗浇水。阳光透过树叶,在他们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这让我想起语文课本里的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的我们,不正是那些被先烈们用生命浇灌长大的“小树苗”吗?

夜晚,我坐在书桌前写作业。窗外传来阵阵鸟鸣,台灯的光晕照在桌角的英雄故事书上。我想,先烈们当年也许就是在这样的春夜里,为了理想而奋笔疾书。而现在,我手中的铅笔,就是我的“接力棒”。

五(3)班 刘欣妍 指导老师 李琳

清明,是一个追思的日子。我随着家人来到了墓园,去祭奠已故的亲人。一路上,细雨如丝,打湿了车窗,也模糊了我的视线,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无尽的思念之中。

墓园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潮湿的泥土气息。墓碑林立,每一座碑后都藏着一个故事、一段回忆。我们在亲人的墓前停下,摆上鲜花、水果和糕点。父亲轻轻擦拭着墓碑,动作轻柔而缓慢,仿佛在与沉睡的亲人轻声交谈。母亲则默默点燃香烛,袅袅青烟升腾而起,带着我们深深的思念飘向远方。

雨还在不停地下着,打在身上,有些许凉意。清明,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精神的传承。在这清明时节,让我们带着对亲人的思念,勇敢地前行。

五(1)班 田凯宇 指导老师 戴晓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一家人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瞿秋白纪念馆,缅怀这位伟大的革命先烈。

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瞿秋白先生的雕像,他目光坚定,仿佛在凝视着远方,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革命事业的执着。

瞿秋白先生出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国家贫弱,百姓困苦。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瞿秋白先生在被反动派囚禁期间,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宁死不屈。最后,他高唱着《国际歌》,从容赴死。他的英勇事迹让我深受感动,眼眶不禁湿润了。

参观接近尾声,在纪念馆出口的角落里,一面留言墙悄然映入我们的眼帘。那面墙仿佛是一个无声的倾诉者,上面密密麻麻地贴满了前来参观的同学们留下的便笺纸。凑近一看,每一张便笺纸都承载着一份深深的敬意。

参观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瞿秋白先生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担当。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5)班 鲁子姚 指导老师 黄建英

站在革命烈士的纪念碑前,当我们在烈士墓前献上鲜花,不仅是告慰英灵,更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用信仰的笔触勾勒民族复兴的蓝图;瞿秋白走向刑场,一路高唱《国际歌》,将最后一滴血融入理想的热土。这些名字或许遥远,但他们的精神早已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正如张太雷在就义前所言:“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29岁的生命化作革命的星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征程。我们之所以能过着现在幸福的生活,还不是因为那些革命烈士用他们的生命作代价换来的吗?

我们少先队员所戴的红领巾,就是那些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我想,我们生活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怎么可以懈怠呢?我们更应该像先烈们一样努力和拼搏,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去创造属于我们、属于这个时代的未来。

五(6)班 张灵希 指导老师 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