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并无一个输家

□南京 明前茶

晓雨是何时明白,居家过日子,对方若有心积极补救过失,就应该释怀的?肯定是有一天,小赵把晓雨的绞花毛衣和家里的床单被套一同放在洗衣机中洗过之后。

晓雨去阳台收衣服,傻眼了:买了不到一个月的名牌羊毛衫已经缩得像大龄儿童的衣裳,而且,纤维的缝隙变小,毛衣的柔软手感都不见了,轮廓粗硬,气质僵板,再也没有那种从容不迫的松弛感。晓雨表示不快,小赵回应:“毛衣多少钱,我发红包给你。”

这下,晓雨更生气了:“这是发红包可以补救的吗?可惜了我千挑万选找到的好衣裳,交代你多少次,毛衣要低温手洗,平摊晾干,可见平时我说话你都不往心里去。”

吃过晚饭,小赵开始处理那件毛衣,他在温水中加入半汤匙护发素,搅动,使之化开,再将缩水的毛衣放入,浸泡半小时。然后,他开始在水中轻轻地拉伸毛衣,从套不进脑袋的领口,到紧绷胳膊的袖管,再到缩到腰部的下摆。第二天,毛衣基本晾干后,小赵还按网上UP主教给的法子,打开蒸汽熨斗,一面熨烫毛衣,一面细致地对容易紧绷的部位——腋下、肘部、肩头进行拉伸。

晓雨有点感动,但她的倔脾气还在,嘴上尚不饶人:“你要是细心一点,哪用得着费那么多事,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多打几局游戏了。”

小赵笑道:“我劝你见好就收吧。频翻旧账,既惩罚了别人,又惩罚了自己。”

这句话,晓雨听进去了,而说出这番道理的小赵,自己的脸上也有恍然大悟的神气——原来,事情有转圜余地,人应该感到高兴,而不是一味挑刺。遇到糟心事后,一味钻牛角尖,坏心情淤积到一定程度,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带累所有的人都陷在情绪的泥沼中拔不出腿来。此时,思考如何让此事“少一个输家”,方是开解自己的方式。

重新熨烫拉伸过的毛衣,完全恢复原样了吗?并没有,缩水过的羊毛纤维,到底是受了伤的,柔软度和弹性都变差了。晓雨后来玩笑给这件毛衣起名“自律衫”,因为只要穿上它出门,这一天绝不能吃自助餐吃到扶墙,也不能贪嘴吃下一海碗大肉面,再喝上一大杯奶茶。是的,为穿上它没有紧绷感,还能相对潇洒有型,除了不能放纵食欲,健身房的力量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到了30岁,一礼拜有至少两三天是“自律日”,有多么重要,如果能意识到这意外的收获,谁还会因一件毛衣的意外缩水而气恼万分?

数月前,小赵与晓雨夫妇还遇到一次考验——两人一同出门夜跑时,出了一次“迷你车祸”。那天,寒潮刚过,天气阴晦,傍晚五点多,就看不清道路上的小凸凹了,晓雨不想出门,说两人都是大近视眼,这天气出门夜跑,恐怕危险。小赵没听,他那段时间跑步上瘾,一天不跑个五公里就难受。

谁想,女人的第六感很准,两人通过一个巷口时,一位骑三轮车收废品钢材的小贩猛地蹿出来,晓雨被撞倒,摔出去两米远。骑三轮车的小贩紧急刹车,吓得脸都白了,那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一口皖北乡音,自称有三个娃娃在念书,分别在上高二、大三和研究生一年级,全家都靠他养。小赵听得心软,扶起晓雨,见她一瘸一拐还能走,似乎没大碍,检查全身上下,发现她的羽绒服上被刮了一个“丁”字形的破口,钻出一撮雪白的羽绒。小赵寻思着得饶人处且饶人,晓雨的伤情不重,普通的跌打膏药家里就有;羽绒服织补一下还能穿,就决定与肇事的小贩私了。跟小贩要了织补费和医药费共300块,对方还价150块,还说:“小伙子,我也不容易,这点赔款,我这一天都白干了。”小赵留下小贩的手机号码,收了150块,就挥手放他走了。

晓雨本想责怪小赵心太软,忽然想起“稍微能补救,就该释怀”的家规,就退一步道:“我可不知道哪里有靠谱的织补匠,你说能补,你负责帮我补好羽绒服。”

现在,晓雨的灰黑色羽绒服上,一枝旁逸斜出的绿萼梅,恰到好处地遮住了那难看的破口。按小赵的话说,如今,晓雨的羽绒服意境全出,是全南京独一份儿,“这一撞,有惊无险,你的衣裳还在,织补娘子有了一天的收入,收废品人的赔款不至于让他睡不着觉,挺好。”

晓雨听了,不由得掩嘴而乐,一件糟心事,到了小赵嘴里,却没一个输家,这等肚量的人,竟被自己找着了,此事本身,是不是值得以茶代酒,庆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