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生活苏州

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文化艺术赛道比赛落幕

苏州工艺美院摘双金 展现职教新风貌

数字艺术设计赛项参赛师生 苏州工艺美院供图

手工艺术设计赛项参赛师生

4月12日至13日,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文化艺术赛道数字艺术设计赛项和手工艺术设计赛项,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州工艺美院”)成功举办。这场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5家单位联合主办,苏州工艺美院具体承办的省级赛事,吸引了来自全省52所高职院校的156名数字艺术设计选手,33所高职院校的98名手工艺术设计选手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苏州工艺美院在两个赛项中均拔得头筹,展现了其在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

朱健 秦维 周里海

对标国际赛制改革,聚焦产教融合新方向

本次大赛以“技无止境,能创未来”为主题,对标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标准,首次在赛制规程上作出重大调整。数字艺术设计赛项将比赛时长从8小时压缩至3小时,并在技能操作模块外增设PPT答辩环节;手工艺术设计赛项则采用开放式命题,打破传统创作框架,强调选手的创意自由度和综合素养。

“技能大赛不仅是竞技场,更是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对接的桥梁。”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院长、数字艺术赛项专家组组长薛峰教授表示,此次赛制改革直指行业痛点:一方面,缩短时间、增加答辩环节,考验选手的应变能力与团队协作效率;另一方面,引入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数字艺术创作工具,要求学生在掌握核心技能的同时,紧跟技术前沿。“中国需要既懂传统文化,又有技术整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技能大赛为此搭建了成长平台。”薛峰强调。

在数字艺术设计赛场,选手需完成角色建模、动画制作、引擎渲染等模块,并借助AIGC工具优化创作流程;手工艺术设计赛项则以泥塑为统一载体,展开创作。最终,苏州工艺美院数字艺术团队陈静宇、田甜、邹爽和手工艺术团队蔡嘉璇、许晓蕾、陈佳妮均摘得桂冠。

赛场直击:时间与创意的双重博弈

对于参赛选手而言,新赛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来自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的3名数字艺术选手坦言:“时间压缩后,细节打磨变得尤为艰难。”他们创作的体操运动员动作动画虽流畅,却因渲染时间不足留下遗憾,“应变能力和分工优化还需加强”。

相比之下,苏州工艺美院手工艺术团队显得游刃有余。木雕专业的蔡嘉璇、许晓蕾、陈佳妮以“破碎青花瓷重组”为灵感,将传统锦灰堆艺术融入泥塑创作以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备赛时每天训练10多个小时,从构思到成型反复推敲。”蔡嘉璇表示,团队通过分工协作——一人负责结构搭建、一人专注细节雕刻、一人统筹艺术表达,最终在3小时内完成了以往需一周制作的作品。“学校初选时我们还担心比不过陶瓷专业,但扎实的训练让一切水到渠成。”许晓蕾补充道。

手工艺术赛场裁判长、南京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张玉春教授评价称,整体水平比较高,充分体现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团队合作水平。“开放式命题释放了学生的创造力,许多作品既保留传统工艺精髓,又融入当代美学语言。”

院校备战:从“工匠精神”到“数字原住民”培育

作为承办方,苏州工艺美院为赛事提供了全方位保障。苏州工艺美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介绍,学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校长牵头的专项工作组,对场地、设备、流程进行多轮模拟测试,“确保每个环节零疏漏”。同时,该校手工艺术学院选拔的三支参赛团队经历了长达几个月的备赛训练,从校赛突围到省赛夺魁,背后是教学体系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衔接。

苏州工艺美院AIGC艺术创作与研发中心主任肖仁余透露,学校近年重点打造“AI+艺术”课程群,将AIGC工作纳入专业教学。“我们鼓励学生用AI辅助创作,但核心创意必须来自人脑。本次获奖作品中,角色设计由团队原创,AIGC则用于快速生成场景概念图与人物原画三视图,提升效率的同时守住艺术本真。”

以赛促教:构建职教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本次大赛的深层意义,在于为江苏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实践样本。随着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职业院校亟须培养“精技艺、懂创新、能跨界”的高技能人才。

赵罡表示,江苏省作为工艺美术的大省,各地都有丰富的工艺美术项目,全省大多数职业院校都纷纷开设了工艺美术专业。本次大赛是省内各院校工艺美术整体水平的一次切磋,是学校间工艺美术教育的一次可贵交流,是全省工艺美术教育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苏州工艺美院与多家龙头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将大赛项目逐步转向真实生产,努力实现“作品-产品-商品”的闭环。据苏州工艺美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易明透露,2024年,该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2%。

未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将深化“以赛促教”机制,推动课程体系与行业标准动态对接,并探索“非遗数字化”“元宇宙艺术”等前沿领域,为江苏建设文化强省输送更多“大国工匠”。

在人工智能重塑产业格局的当下,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仅是一场技艺比拼,更是一次关于职业教育未来方向的深刻探讨。当苏州工艺美院学子同时捧起数字与手工艺术的双重奖杯,职业教育“守正创新”的路径已然清晰——唯有扎根传统、拥抱技术、锻造团队,方能在时代浪潮中培育出兼具文化自信与创新魄力的新一代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