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4月18日,2025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开幕。
扬州“烟花三月”节至今已成功举办23届,今年是第24届。多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节庆聚人气、以人气聚财气,通过“大招商、招大商”有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利用这一时间节点持续推动城市面貌更新,让扬州更加秀美、更显精致。
今年“烟花三月”节开幕式新增了“企业友好型城市”营商环境特色品牌展示、扬州人才新政4.0发布等议程,向来扬嘉宾客商推介“信用扬州”“免证扬州”“效率扬州”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展示“好地方”扬州的国际形象。
据了解,除开幕式现场压轴的重大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到5月底,扬州要完成全年新签约1200个亿元以上项目任务的60%以上,其中制造业项目500个以上、服务业项目168个以上、农业项目60个以上。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韩秋 顾潇 庄剑翔
用一年一步走战略定力
画出一道逆势上扬的“扬州曲线”
前不久,在全省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扬州斩获第一等次,邗江、高邮双双获评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创下该市在省级“统考”中的历史最佳战绩。这份亮眼的答卷背后,是扬州以“好地方”的担当破除“居中思维”、锚定“争一流”目标的生动实践——从2023年“发力奋进年”到2024年“实干争先年”,再到2025年“冲刺决胜年”,这座城市用一年一步走的战略定力,在长三角坐标系中画出一道逆势上扬的“扬州曲线”。
今年是扬州的“冲刺决胜年”。“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成为参与者、奋斗者、开拓者。”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说,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厚望的“好地方”,扬州正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决摒弃“居中思维”,把争第一、创一流作为追求,把争作贡献、多作贡献作为标尺,奋力在经济大省挑大梁中扛起使命担当。
4月18日的“烟花三月”节开幕式上,扬州市市长潘国强介绍,2024年,扬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9.6亿元,人均GDP稳居全国城市前20强;扬州是一座国内为数不多的通史式城市,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既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也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地方实践的新图景,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增添新动力。实践创新源于历史积淀,扬州汲古润今、与时偕行,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构建“613”现代产业体系
冲刺工业开票销售“万亿之城”
产业发展向新而行。从唐代的“商胡离别下扬州”,到上世纪90年代制造业“八龙齐舞”,扬州的产业基因深植城市发展脉络。当前,扬州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6群13链”现代产业体系,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高端装备、邗江数控成形机床、高邮智慧照明等产业先后入选“国家级产业集群”。今年,将继续通过招大引强、培优育强,形成2个规模超2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培育10条百亿级新兴产业链,冲刺工业开票销售“万亿之城”。在长三角产业科创高地的竞逐中展现“绿杨城郭”的硬核实力。
营商环境向优而进。历史上,扬州以崇文重教、勤劳奋进的人文精神缔造了传奇盛景,今天的扬州,正以优无止境、追求极致的营商环境重新定义城市竞争力。扬州以打造“企业友好型城市”为引领,每年推出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信用扬州”“免证扬州”“效率扬州”特色品牌逐步形成,“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查一次”等改革让“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成为常态。
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聚焦主体培育、协同创新、要素保障,扬州每年投入超1亿元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重点实验室,航空航天、数智电子信息融合基金入选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母基金,全市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百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500家,去年扬州获评“独角兽企业新城”。
全力为企业提供更强人才支撑。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用户思维”优化升级人才政策4.0体系,“一事一议”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一站式”提供人才安居服务,“定制化”推出人才贷等金融产品。目前,扬州人才总量突破百万,“留才率”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
据介绍,扬州市现有11个国家和省级开发园区。近年来,先后推出招商市场化改革、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存量低效用地盘活等举措,推动园区“特色化”发展、“专业化”运营、“定制化”配套。2024年扬州经开区、扬州高新区在全国排名均大幅进位。同时,启动了43个专业园区建设,构建“一产业一政策一基金一科创载体一产业联盟”的园区发展体系,让更多的要素资源向园区集聚、为企业赋能。
文旅活动丰富多彩
让“烟花三月”节成为市民游客共享节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今年清明假期,扬州以360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再创新高。携程数据显示其旅游订单环比增长25%,机票订单同比增长26%,瘦西湖更以“万花织锦”的春日盛景入选全省热门景区TOP5。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扬州以“花式宠客”赢得口碑。全市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免费开放,外地游客凭身份证免费乘坐公交,市政府机关食堂连续多年对游客开放,敞开的“市委市政府大院”,大大缓解旅游旺季游客需求与接待能力之间的矛盾。数据印证:2024年扬州旅游总收入突破1036亿元,过夜游客增长16%,2025年春节假期OTA旅游订单人次总量、旅游订单金额总量均位列全省第四。
扬州市文广旅局副局长戴斌介绍,今年“烟花三月”节期间,扬州将陆续推出“烟花三月·共赏扬州”“烟花三月·活力扬州”“烟花三月·博览扬州”“烟花三月·寻味扬州”“烟花三月·研学扬州”5大主题、近百场重点文旅活动。
致力创造有品质的生活
扬州更是一种诗意栖居的理想
在扬州,可徜徉历史古城品味文化。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历史城区之一,这里汇聚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要素,保留了浓厚的人文烟火气息。漫步古城,一路由老字号、老味道构成的历史街区繁华如昔,历史风貌叠加非遗传承、文创小店,让古老街巷重焕青春、活力四射。
在扬州,可置身多元场景陶冶身心。遍布全市的300多个免费公园是回归自然恬静的理想之地;沉浸于180多家文博场馆、70多家城市书房,可静享惬意时光。同时,扬州还不定期举办艺术节、音乐节、马拉松、帆船赛等各类文化活动和运动赛事,让大家在时尚与潮流的脉动中释放激情、感受美好。
在扬州,可感知民生温度收获幸福。扬州始终把“群众小事”当成“民生大事”,每年聚焦群众关切制定实施民生“1号文件”,“老青小”全周期民生保障到位,数字化“小巧灵”应用让民生服务“触手可及”。
正式拉开帷幕的“烟花三月”节,既是一张扬州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春日请柬”,更是一场关乎全年、关乎“十四五”收官的大考。全市九个县(市、区)、功能区纷纷以“4·18”为时间节点,连日来相继集中签约、集中开工了一批重大项目。六千多平方公里的扬州大地上,一幅冲刺工业万亿之城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