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办个展了,细算算,得有五六年了。两个原因,一是前几年客观环境的原因,没法聚会;二是,最近几年心态变了,越来越不热衷于“抛头露面”,甚至连平日里各类书法活动都很少参与,真是彻彻底底地做了个养花种草的都市农夫。
人近中年,心态越来越平和。写字呢,越来越崇尚“自然书写”,奇崛的姿态、华丽的用纸、出奇的章法……这些都在远去,越来越喜欢安静的表达,低声细语地把自己的心声告诉观者。
如是,乍一听以为是佛教用语,其实只是译者在翻译佛经时用了一个中国老百姓都明白的词儿而已。在汉语词典里,“如是”其实等于“就是这样”。选这个词儿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其实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我现在就这样写字儿。
没啥深意。
这次展出的作品是最近四年存下来的一些小作品,各种书体风格都有,称不上得意之作(我也没有得意之作啊,每幅作品隔段时间看着都不满意),但是也算是近年来不同时期学习状态的基本体现,借海棠一方宝地,与观者见个面,交代一下近期的书写状态,如此而已。
——陈鹏
笃静清远任逍遥——书家陈鹏印象
□立林
独坐书斋、孤灯一盏、奋笔疾书、墨花四溅。
这是陈鹏对自己的一个描述。书法,是精神的遨游,也是灵魂的沉潜。世事扰攘,流派纷呈,是置身于灯红酒绿,随波逐流,还是看他兵荒马乱,我自岿然不动?陈鹏给出的答案是——笃定。
这是一种“幽境自能外见,高怀独出世间”的襟抱,一种“料峭春风吹酒醒,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是陈鹏的自我解读,也是窥视其艺术堂奥的密码。
陈鹏的字,静而生惠,静能达远。
在眼花缭乱的书法世界里,陈鹏用相对平和而不扭捏的六朝碑法,诠释了一种入古出新的书写姿态。看他的字,横向延展,纵向开张,时而重彩,间或留白,点画雍容,线条劲爽,看似漫不经心,却能敛笔而行,雄放之中见朴厚,庄重之中显逸趣,笔势放逸而严谨遒劲,纵横排荡而性灵流露。
没有夸张的变异,只有适度的延展,拙朴多变,率意而为,字与字之间自然地发生关系,却创造出跨越单体的欣赏空间,这种丰富而有条理,厚重而不失灵动的艺术风貌,让陈鹏在众多书家中醒目地标示出自我。
选择什么样的书写方式,其实更像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旨趣、艺术追求。对于长辈、朋友善意的提醒和方向性的建议,陈鹏往往一笑了之。正如他说的:“写字嘛,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朝那个方向努力就好了。”守在其中,更乐在其中,遂有静水流深的陈鹏。
陈鹏的人,精神烂漫,一派天真。
他说:从来没想过比谁写得更好,只想让自己开心。这种悦己,看似虚无,其实是艺术的大境界,是对书法审美的深层理解。——不媚俗、不从众,守初心、得自在。他能够连续创作十几个小时,把手写到毫无知觉。他真、草、隶、篆、行五体并进,又都不囿于一境。
因为悦己,他在汉代的碑刻里,掺上一点魏碑的刀笔痕,佐以元人小品或是清人行草。也会在黑夜里潜心魏晋的小楷,让那些像梦一样来去无踪的灵感,伴随着灯花一同绽放,迎着黎明在纸面萌发。
他的笔下没有矜持,唯有性情,没有伪装,唯有透明。他说:“我写的就是性情字!”那些似拙而秀、似生而雅的字,是内心的自由宣示。
其大字隶书和行草,是多重形式的综合,却因为书者的性情,而生发了独到的创造性,是一种源于生命力的浪漫,以一种远离大众的狂放和宣泄,焕发出奇特的光彩。既充分把握传统,又自出机杼,这正是许多书家跨出“自我模仿”阶段时,最难能可贵的财富。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同样的字,用不同的书写形态或线条质地来表现,会呈现完全不一样的味道。陈鹏的书法既谨守法度,又畅叙出情,把古帖精神与自我体悟融合,经营出与众不同的格调,形成了生气十足、奇趣多姿、古朴高雅、灵气四溢的个人风格。
笔到意至,情浓味长,书法是宣纸上的舞蹈、宣纸上的征程,一直“在路上”的陈鹏,走在自己选择的路上,一点点向前,一点点收获,渐渐进入笃定守静、自由穿行的境界。这是一种笑看世事苍茫的艺术自信——在陈鹏的心里,一时的成功是虚无的,只有不断攀登的快乐才能行稳致远。
海德格尔曾说:人,诗意地安居在大地之上。满纸烂漫的陈鹏,既诗意地安居,更诗意地纵情任性。
陈鹏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协新文艺群体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青年书协副主席,南京市青年书协主席,中国文联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研班成员,中国书协第九期“国学班”成员,江苏省文艺名家“名师带徒”计划培养对象,江苏省十佳青年书法家(2021)。
重要展览成绩:第三、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展最高奖,第六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三等奖,第四届永乐宫国际书画艺术节最高奖,第三届江苏文艺大奖·书法奖获奖,第五届江苏文华奖·书法奖获奖,全国第二、三、五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行书展,全国第三、五届草书展,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全国第一、二届手卷书法展,庆祝建党85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钟繇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草圣故里——全国草书名家学术提名展,“中国精神·中国梦”第三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展,金鸡逐梦·中国当代草书名家作品学术研究展。
荣誉:唯一连续六次荣获“孙晓云奖励金”,2014年荣获江苏文艺成果奖,2019年荣获第七届南京文学艺术奖·青年人才奖,2019年荣获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优秀青年”。